「文史研究」东明首位进士刘濛

2020-11-08 18:27:20 作者: 「文史研究」

东明首位进士刘濛

刘濛,字仁泽,举进士,累官度支郎中。《东明县志》记载:刘濛,晏曾孙也。举进士年月不详。有唐一朝二百多年,举行过进士考试二百多场,全国中进士者数千人,但《东明县志》记载的东明县籍唐代进士,只有刘濛和刘潼堂兄弟二人。

祖父刘晏 理财重臣

刘晏(716-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唐朝杰出的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刘晏自幼天资颖悟,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开元十三年(725)十一月,唐玄宗李隆基在泰山封禅,年仅九岁的刘晏献颂文到玄宗驻处,玄宗对刘晏这么小就擅长文章感到惊奇,令宰相张说考察他一下。张说多方考察后,对刘晏的才华也大为惊奇,称赞道:“真是国家的祥瑞,未来的栋梁。”玄宗当即将刘晏带至京城,封为秘书省太子正字。刘晏随即成为新闻人物,名士显达竞相邀请、访问,“号称神童,名震一时”。天宝年间,刘晏升任夏县县令,到任后,勤于政事,廉洁奉公,常常深入乡间田头,安抚百姓,尽力扶持生产,他虽没有督缴过赋税,但百姓缴纳赋税却没有违期的。三年后刘晏夏县令任期满,经考核被推举为贤良方正,授任温县县令。贤良方正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亦是唐代科举考试制科的名目之一。我大胆推测,刘晏九岁因献赋而入仕,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总感到是个遗憾,任夏县县令期满之时,正好赶上国家制科考试,于是就报名参加了。唐代制科,是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这种考试名目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详明政术、军谋宏远等科。考中后,现任官吏可升迁,未任官者由吏部授官。刘晏考中贤良方正后,升任温县县令。刘晏由夏县县令转任温县县令,不是平调吗,怎么说是升任呢?因为唐朝州与州、县与县的级别是不一样的,依人口多寡、辖境大小、地位轻重及经济开发水平的高低,划分等级。《通典·职官典》记载:“大唐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之差。”具体地说就是,“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州等级的划分原则也大致如此,“开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之外,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其余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之差。”温县和夏县分别属于哪一个等级,笔者没有考查过,但温县比夏县的级别高是肯定的。刘晏在夏县和温县任上,勤政爱民,为地方办了不少好事,皆有善政可供记载,人们纷纷刻碑传诵。

天宝十五年(755),刘晏历殿中侍御史(掌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升任度支郎中,管理江淮租庸事务。至德二年(757),刘晏参谋平定李璘反叛后,相继调任杭、陇、华三州刺史,不久升任河南府尹(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唐朝府的长官称“牧”,常由亲王挂名遥领,实际主持府政工作的是“尹”,河南府尹即河南府的实际长官,其职掌同于诸州的刺史,只是规格比刺史略高。上元二年(761),升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管理度支、转运、租庸、铸钱和盐铁等事务。自此刘晏执政唐朝理财近二十年(761--780),为朝廷积累了大量财富。刘晏理财的杰出之处,在于他实施理财措施的指导思想是“以爱民为先”,认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着眼于广开税源,在民众还能承受的限度内谋求大利。他对当时国民经济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整顿。第一,重视运用商业原则,进一步改革盐法。取消了各州县所设的盐官,调整了专卖制度,规定只在产盐地置盐官,统一收购亭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转卖给商人,任盐商运销各地。刘晏改进盐法,到唐代宗大历(766--779)末,盐税收入曾达到六百多万贯,比第五琦初创时增十倍以上,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第二,十分重视了解各地的经济情报,在全国各道设置巡院,选择勤廉干练的士人做知院官管理诸巡院。诸巡院每旬每月都要把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及时申报中央,使政府能及时转输谷物财货,调整物价,稳定市场。政府还在丰收地区用钱籴入谷物,在歉收地区用平价粜出,或用谷物换进杂货供官用。刘晏推行这种常平之法,使社会保持供求和物价稳定,减少了物价大幅度波动对社会的危害,使税收也比较有着落。第三,整顿了由江淮向关中运粮的漕运。广德二年(764)3月,刘晏亲自率人堪察运粮河道,疏浚了汴水,并按江、淮、河、渭各段水力的特点,制造坚固的漕船两千艘,同时训练漕卒和雇用船夫,改直运法为段运法运粮。这样不仅减少了损耗,降低了运费,提高了船运的效率,而且免除了南方人民一项旷日持久而又艰巨的劳役。刘晏能够既“广军国之用”,又“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确是难得的理财家。史称,“当大历时,事贵因循,军国之用,皆仰于晏”。刘晏因功授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册封彭城县开国伯,官至尚书左仆射,荣登宰相之位。但是,刘晏的理财措施,虽在一定时期缓解了唐王朝的财政困难,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赋税征收中的混乱现象,还因此触犯了一些当权者的既得利益,受到无情打击和政治陷害。建中元年(780),刘晏因奸相杨炎谗害,被敕自尽,享年六十五岁,天下冤之。值得一提的是,刘晏在整顿财政选贤任能的同时,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居家俭约,不异寒素,被奸人诬陷抄家时,抄出的全部财产,只有“杂书两年,米麦数石”。刘晏身居显位,执掌中央财政大权二十年,能做到如此清正廉洁,实在是我们东明人的骄傲和楷模。兴元元年(784),德宗渐渐醒悟,准许刘晏的亲属安葬刘晏;贞元五年(789),“帝悟杀晏之非,方录执经,授太常博士”,“录宗经,授秘书郎”。也就是为刘晏的儿子刘执经和刘宗经都安排了工作。虽然“太常博士”只是掌引导舆,掌管祭祀之事的从七品上小官,“秘书郎”也不过是相当于国家图书馆员的从六品,品级都不算高,但也表示了德宗皇帝当初错杀刘晏的悔意。

进士及第 步入仕途

刘晏善于教育子女,所以终唐之世,南华刘氏为达官显宦者连续不绝。刘晏长子刘执经先后任比部(即刑部)、吏部员外郎,官终吏部郎中,从五品上,相当于正司长级别。刘晏少子刘宗经,字仲儒,累迁给事中,宪宗元和元年(806)出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元和四年(809)迁国子祭酒。国子祭酒,从三品,主管全国教育行政,总领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学及地方学校,职权比现在的北京大学校长还要大些,足有资格安排儿子做官了。唐代用人取士制度,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科举行的叫常科,也称常举。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其中常设的仅有明经和进士两科。普通庶族子弟经过数年寒窗苦读,一朝进士及第而荣登士族,从而改变家族的身份,但这条道路异常艰难。而贵族官僚的子弟,除科举考试以外,入仕的途径则有许多,凭借祖、父辈的功勋循例而门荫为官就是其中之一。当官的都希望“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走科举正途入仕,而儿孙辈总是不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只得给他们荫补,甚至不惜科场作弊、花钱买官。但刘宗经的儿子刘濛,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学识超人,是太学中的尖子生,坚持依靠自身的努力,走科举入仕的道路。唐朝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多为学馆“生徒”和“乡贡”士人。“生徒”是在各级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保送参加常科考试。“乡贡”是地方上自学者向州县报名,经州县考试合格,举送中央参加常科考试。每年应试的考生,常达八、九百人,多者超过一千四、五百人。考生们根据自身的学识能力选择,是参加明经科试还是参加进士科试。明经科试着重帖经墨义,着重儒家经典的背诵,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即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明经科比较好考,但是考上之后常常做不了大官。进士科除考试经学和时务策外,还要就特定的题目加试杂文(即诗、赋等)。“进士诗赋限韵,要须自出心裁”,需要考生具有较高的文学才能。两科比较,进士科比明经科难于考取,“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通典·选举典》)。唐朝进土科一般每次录取二、三十人,多则四、五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所以当时流传着“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的说法。意思是说,五十岁考中进士就算是年轻的进士,而三十岁考中明经就属于年老的了。进士科虽难考,但考中后容易飞黄腾达。在于其含金量高。唐太宗以后,大多宰相乃至一般高官多是进士出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遮言·散序进士》),直接影响到一代士风。后来进士科独盛,士子更是趋之若鹜。许多士人都热衷于进士科考试,但绝大多数由黑发给考成白头也没能考中进士,一旦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视为“登龙门”,进士科受推重,由此可见。唐代进士及第后,常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进士及第又称为“雁塔题名”。大诗人孟郊曾作《登第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总的来说,进士及第非常难得又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