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下完馆子,放一锭银子就走,店小二为何不拦?怎知饭钱够了?

2020-11-09 12:20:09 作者: 古人下完馆子

相信大家对于古装电视机中这样的镜头,已经是见怪不怪,当几个客官在酒楼饱餐一顿,高喊一声:“小二结账!”随后故作阔气的将手中一锭银子一放,起身就走,当小二看见后,立刻满心欢喜地收下,赶紧上去伺候招呼,:“欢迎下次再来!”

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好奇,小二怎么就知道饭钱够了,难道就不怕给的钱少了吗?实际上,但你只要知道古时候的购买力,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

在中国古代社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银子便已经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但是在民间,从来没有大规模的普及,一直到明清时期,由于西方殖民者在墨西哥、菲律宾等地区开采的大量银矿,并且通过贸易流入中国市场,大部分百姓才开始使用白银。

加上政局变动,导致货币体系极度不稳定,白银从明末一直到民国,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但是在明朝前,银子始终算得上是一件奢侈品。

通常来说,白银和铜钱之间,大概遵循一个这样的兑换比例,一贯铜钱等同于一千文铜钱,才能兑换一两银子,那么过去人们平日的生活,又能用到多少铜钱呢?

不妨参考一下施耐庵所描写的《水浒传》,里面有着一个卖梨的郓哥,口称“赚三五十钱,养活老爹”,这说明在当时的穷人家,一天三五十文就已经能够应付开销。而到了后来,武松找到郓哥,要求他陪同自己去作证,给了他五两银子的好处费,郓哥看见后同样也在那里想:“这五两银子,如何不盘缠得三五个月?便陪他吃官司也不妨。”

宋仁宗时期,孙复在南京应天府向范仲淹请求资助,如此说:“老母无以养,若日得百钱,则甘旨足矣。”平均下来一人每天50文就能够维持生活,和施耐庵提供的数据相同。

除此之外,《红楼梦》中同样也道明了银子的珍贵性,贾府女眷中,为首的贾母和王夫人,每个月能拿20两银子,已经是无比的奢侈,相比之下,庶出的探春和贾环,一个月不过二两银子,而贾府当中的大丫头、包括鸳鸯、平儿和袭人,月钱也都是一两。可是不论多少,他们在普通人的眼睛中,过得就是神仙般的日子,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得了王熙凤给的20两银子,后来又被塞了一吊钱,高兴的不像样子,直说这能够庄户人家过一年。

根据清朝史料记载,乾隆十一年(1746年),一亩良田,也才不过是6/7两的银子。想来支付一顿饭钱,都是绰绰有余的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下物价,宋朝的《麈史》提到,首都汴京城的一份早点,只需要钱20文,一只面饼的价格,只需要10文,普通人家办一个宴席,只要用一贯钱(一两银子),就能够让亲朋好友们吃的体面。这些例子,其实都体现出物资价格的低廉。反倒是像小说中,动不动掏出几两银子,反而有些吓人,至于用碎银子来支付酒菜钱,更是绰绰有余,更不用担心饭钱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