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古城保护 延续历史文脉

2023-01-25 14:13:06 作者: 加强古城保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近年来,我国各地古城致力于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助力。

  ——编 者

  湖北荆州:

  保护古城墙 传承楚文化

  本报记者 田豆豆

  湖北荆州古城墙外,一排排火红的灯笼从宾阳楼上垂挂到地面,与环城垂柳上的火红灯笼交相辉映,烘托出浓浓年味。“荆州古城墙是中国建筑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古城墙。”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付良超自豪地说。

  古代城池,有城墙保卫,护城河环绕。历史长河中,中国许多古城城墙或毁于战火,或被拆除,而始建于东汉三国,再建于南宋,历经战火重筑于明清的荆州古城墙却留存下来。

  “这是荆州城墙11号马面,我们于2019年、2022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每次都给我们巨大震撼。考古实证了荆州古城墙从五代到明清的变迁史!”荆州博物馆熊家冢遗址博物馆馆长田勇说。马面,是指古人沿着城墙所建的在平面上凸出于墙面外的墩台。其作用是加固城体,便于观察和夹击攻城敌兵。“马面裙”的“马面”便来源于此。

  近几年,距离宾阳楼不远的11号马面经多次修缮后仍有垮塌趋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荆州博物馆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寻找“病因”。

  考古人员挖开外墙后,竟发现“墙内有墙”。与目前人们看见的大青砖外墙不同,“墙内之墙”是由薄砖块垒砌的,有的砖块上还有铭文或图案,侍女纹、凤鸟纹、莲台观音纹等都十分精彩。经考证,这“墙内之墙”建于五代,有花纹的砖为六朝墓砖,因五代人毁墓取砖而来。而内墙发掘剖面的一层层夯土则能明确显示宋、明、清对城墙层层加高、加固的过程。“我们正在申报对11号马面遗址进行保护展示,让文物‘活起来’,让人们直观地看到荆州古城的千年历史。”田勇说。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从1982年获批成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荆州按照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文物局批复意见,先后对6座古城门、5座藏兵洞以及城墙上损坏严重的砖城墙、土城垣,进行了加固修缮,城墙本体得到有效保护。荆州市颁布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就是《荆州古城保护条例》。2012年至2022年底,荆州又实施了一系列古城修复与保护项目。面对古城墙对市民交通、城市发展的限制,荆州市最终做出了人口疏解的重大决定:竭力“人让城”,而不是“城让人”。

  今天的荆州古城墙巍峨耸立,四周清水环绕,杨柳依依,四季花开,已成为荆州人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外地游客到此必游的代表性景观。

  荆州古城周边,有著名的楚国都城“郢”即纪南城遗址、熊家冢楚墓等,越王勾践剑、虎座鸟架鼓等大批国宝级文物就发掘于此。在荆州博物馆,可以观赏到大量精美的古代青铜器、漆器、玉器。

  黑红相间、纹饰多样、美轮美奂的漆器是楚文化的代表文物之一。漆器文物的修复、保护技艺是荆州文保中心的看家本领,漆器工艺品制作也是荆州非遗传承的重点。在荆州仿古旅游街区荆街,湖北省非遗传承人邹传志和许多手艺人一起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我制作的漆器中,既有虎座鸟架鼓等著名文物的仿制件,也有自己的创新作品。”邹传志自豪地介绍,“曲水流觞”是一套黑红色彩为主的漆艺茶具,有显著的楚文化风格,圆形的茶盘周边,绘制着楚国文物“车马漆奁”上著名的车马出行图。

  荆州市现有1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荆州市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楚式漆艺、古琴制作、风筝制作、葫芦烙画、微雕技艺等大师集聚一堂,通过艺术创作、收徒讲学等,将凝聚历史文化的传统技艺活态传承下去。

  四川阆中:

  古城绽芳华 日子更红火

  本报记者 宋豪新

  “动人嗓门亮起来,优美舞蹈跳起来哦!”兔年春节到,2023中国(阆中)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的文艺演出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拜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四川阆中古城原住居民刘军高兴地说,“我们阆中古城街道巷落早已张灯结彩,灯笼高挂,家家户户贴上了对联、门神,红红火火,年味十足。”原来,作为春节文化发源地之一,从每年的农历“腊八”开始,阆中就开始“过年”了,一直到二月初二结束,长达54天。

  举办百家百院同品腊八粥、东西部协作年货节、家乡的团圆饭、春节之乡民俗荟、阆中春节大舞台、二十四节气特色视频展播、中国“年味”艺术作品展、春节之乡奇妙游……整个阆中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

  武庙街、醋房街、北街……徜徉在阆中古城,注视着脚下一块块或深或浅的青石板,不少游客都有俯下身子触摸历史的冲动。不过很多游客没有注意到的是,古城居民的幼儿园、便民市场、消防站、停车场等,其实也位于刚刚路过的一处处古色古香的院落中。在这里,旅游景区发展与居民日常生活,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我在古城脚下长大,看到古城一天天重现芳华,游客也越来越多,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刘军不胜感慨。

  阆中古城地处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上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自然与人居环境高度协调融合。在古代,阆中曾是巴国的都城,被誉为“川北重镇”“巴蜀要冲”,历来为川北文化、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塞。73条“井”字形街巷、270座川北民居院落构筑了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核心保护区,如今也是4万余常住人口闲适生活之地。

  这座总面积达4.59平方公里的古城,缘何能够不断焕发生机?早在2004年7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阆中古城被专门立法保护。2018年5月,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成立,专门负责古城保护工作。2019年5月,每年7月30日被定为“阆中古城保护日”……对古城的法治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持续加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