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流”挡不住爱乐的灵魂,超800万人次加入了这场夏季音乐狂欢

2020-07-29 22:45:30 作者: “限流”挡不

7月29日,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手女高音黄英、低男中音沈洋、男高音韩蓬、次女高音吴虹霓、女原生歌手龚琳娜、男原生歌手哈斯巴根,以一部“将敦煌壁画变成声音”的《敦煌·慈悲颂》,带领观众展开了一场自己和大自然的深切对话,也为今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画上了休止符。

疫情让这个夏季音乐节变得有些不一样,但依然挡不住爱乐的灵魂。

作为国内首个古典跨界音乐节,上海夏季音乐节在逐渐形成品牌标识和号召力的同时,也从没停止创新的脚步。

如何在30%上座率的限制下,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除了线上直播,今年的MISA更是另辟蹊径,采取了原班人马在7点和9点上演两遍的方式,以覆盖更多的观众群。

“一场音乐会演两场,这样更适合年轻人社交模式的演出,不仅我们在疫情期间的一次探索,更是未来,对于音乐会模式的一种反思。”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上海夏季音乐节创始人余隆说。

“音乐能让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得以沟通情感和分享心灵。我们虽然来自异域他乡,却在《敦煌·慈悲颂》里听到慈悲和爱,也听到人类自己和大自然的深切对话。这是我为什么要把敦煌壁画变成声音,也是我创作《敦煌·慈悲颂》的缘由。”

6年时间,15次进入敦煌洞窟,谭盾苦心寻回敦煌散失在世界各地的经文、手稿、乐谱,用交响乐的方式,只为让千年敦煌壁画“活起来”。2018年5月,《敦煌·慈悲颂》在德国德累斯顿音乐节上进行首演并获得巨大成功,引起全球关注。

但在谭盾看来,今晚携手上海交响在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舞台上,再度上演《敦煌·慈悲颂》,有着不一般的意义。“这是第一次由国内乐团演出这部作品,直到今天,我才觉得它真正回家了。”

不仅如此,在如今这个特殊的时刻,谭盾对于《慈悲颂》也有了新的理解,作品中蕴含对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景仰,仿佛是种警醒,亦是心灵的抚慰,“疫情期间,每个人都有隔离的经验,但音乐可以把人们的心灵联结在一起。而来自敦煌的慈悲、艺术和音乐,充满了崇高和伟大,能够给全世界的人带来治愈的力量。”

除了闭幕音乐会,过去10天的时间里,兼具古典、流行、爵士、摇滚等多种类型的演出在上海交响音乐团音乐厅和上海城市音乐草坪轮番上演,余隆、谭盾、沈洋、宋思衡、李泉、霍尊、金承志,广州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兰州音乐厅合唱团等国内乐团和音乐家尽显中国音乐人的蓬勃实力。

同时,上海夏季音乐节也驻节微博,在微博发起的“空中音乐节”活动,以1900余万的阅读量,使上海交响乐团继登上微博热搜后再次在微博用音乐引流。

除了看演出,在MISA的舞台上,观众也找到了很多其他有趣的事情可做,夕阳未落,来到上交音乐厅闲逛馄饨皮夜市,与铜像装置“动物狂欢曲”合影打卡,在线上观看文创直播多种音乐趣味互动活动等。

线上直播更是在本届MISA“火力全开”,17台21场音乐会通过B站、澎湃新闻、新民、上观新闻、新闻晨报·周到等平台直播,超过800万人次观众在线观看,其中首场直播更是凭借50万人气值,创下B站古典音乐直播史上最高记录。

除了音乐,上海夏季音乐节同样参与了很多文化事件,并与之混为一体,成为每年夏天上海的一道文化艺术风景线。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