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压轴MISA,龚琳娜挑战呼麦,反弹琵琶惊艳舞台

2020-07-29 22:45:09 作者: 谭盾“一生中

摘要:谭盾说:“音乐是一座桥,能让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得以沟通情感和分享心灵。希望观众能在《敦煌·慈悲颂》里听到爱,也听到人类和大自然的深切对话。”

因疫情取消欧洲多国巡演后,谭盾的《敦煌·慈悲颂》终于在上海上演。7月29日晚,这部被他称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压轴2020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谭盾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兰州音乐厅合唱团共同演绎,沈洋、韩蓬、龚琳娜、黄英、哈斯巴根、吴虹霓等歌唱家齐聚,现场更有反弹琵琶与敦煌画舞惊艳上演。《敦煌·慈悲颂》和MISA其他演出一样,通过网络直播传递给了更多无法到场的观众。谭盾说:“特殊时期,希望音乐可以将我们连在一起,成为我们心灵的良药。”

兰州音乐厅合唱团 蒋迪雯 摄

如何把敦煌壁画变成音乐?

2013年,谭盾第一次去敦煌,见到了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女儿”樊锦诗。在看了上千幅令人惊叹的壁画后,樊锦诗对他说,敦煌壁画是带不走的,您能不能把敦煌的壁画变成声音?于是,谭盾开始了长达6年的漫长创作,其间他在上海和敦煌两地往返十几次。

谭盾回忆,第二次去敦煌时,樊锦诗要把自己珍藏的几十卷关于敦煌壁画的绝版书籍打包全送给他,这份慷慨让他一下子热泪盈眶。“我问她,您舍得吗?她说,我这是在投资。”

然而,敦煌壁画浩如烟海,光是描绘音乐的壁画就有4000多幅,其中糅合的思想也极其深厚、复杂,谭盾越是深入这个世界,越是无从下手。最后,他选出了人们最常听到,也是爷爷奶奶总爱跟孩子们讲的6个故事:挽救他人却遭背叛的九色鹿、长出千手千眼的公主……以交响乐为载体,他将慈悲的故事娓娓道来。

壁画中的千年古意,究竟要用什么样的乐器呈现呢?谭盾想,这些音乐一定要用壁画里的乐器才能演奏得出来。为了复原敦煌古乐器,谭盾在国内寻访,甚至去日本,向制作乐器的匠人取经。因为琵琶太重、很难真正拿着跳舞,他还跑去云南种葫芦,做出了只有一斤重的琵琶。最终,他复原了反弹琵琶、奚琴等敦煌古乐器,还穿插使用了钵、木鱼、引罄等传统乐器,把敦煌壁画中的场景搬上了舞台。

反弹琵琶与敦煌画舞 蒋迪雯

听见东方的尊严与高贵

在《敦煌·慈悲颂》里,龚琳娜挑战了第五幕“心经”。不到一个月前,龚琳娜接到谭盾的电话邀约。为了唱好高难度的作品,她每天七点起床练歌,希望背谱唱也能游刃有余。第一天排练,龚琳娜说:“谭盾很注重细节,在与合唱团排练的两个小时里,幽默又严谨,充满活力,在音乐中的他就像孩童般好奇与欢乐!”演出中,龚琳娜还挑战了呼麦唱法,排演结束,她与来自草原的歌手、奚琴演奏家哈斯巴根单独“加练”,“希望每一个细节都被关注”。

在《敦煌·慈悲颂》的舞台上,反弹琵琶和敦煌画舞令人惊艳,表演者陈奕宁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的学生。为了打破“舞蹈演员只能跳不能弹,音乐家只能弹不能跳”的局限,谭盾曾把专业琵琶演员送到北京学了两年舞蹈,又在北京舞蹈学院海选,最终选出2个学过10年琵琶的学生,跟着他练习敦煌琵琶曲,才有了今天舞台上的呈现。

反弹琵琶 MISA供图

谭盾回忆,2018年,《敦煌·慈悲颂》在德累斯顿音乐节世界首演,合唱由19个国家的青年歌唱家共同演绎。谭盾特意准备了两套指挥服,“怕西方听众不懂欣赏,怕被扔鸡蛋和西红柿”。但演出结束时,掌声持续了15分钟。德国媒体评论称,在《敦煌·慈悲颂》里,他们发现东方哲学的深远,听见了东方的尊严与高贵。此后,墨尔本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洛杉矶爱乐、伦敦爱乐、新加坡交响乐团等世界知名乐团都曾演绎《敦煌·慈悲颂》。在洛杉矶的演出让谭盾印象深刻,演出不仅一票难求,更有400多位华侨排着长队在音乐厅外等退票。

谢幕时,观众的掌声超过10分钟 蒋迪雯 摄

谭盾说:“音乐是一座桥,能让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得以沟通情感和分享心灵。希望观众能在《敦煌·慈悲颂》里听到慈悲和爱,也听到人类和大自然的深切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