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镇孔家沟村民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谢谢亲们点赞”“谢谢家人们支持”……每天下午三点半,昔阳县大寨镇孔家沟村的“民宿管家”宋乃清都会准时出现在快手直播间里。鹅卵石铺设的小路、干净整洁的窑洞民宿、村舞蹈队精彩的民俗表演……直播间里的孔家沟引人入胜,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通过网络直播,这个被称为“大寨后花园”的小山村逐渐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众多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体验这里的窑洞生活。孔家沟的村民也依靠新“民窑”搭上了乡村旅游的“致富快车”。
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孔家沟村民居住的窑洞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但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很多院落闲置凋敝,不复往日风采。2019年,孔家沟引入社会资本,盘活闲置资产,对全村的闲置宅基地逐户进行核准,在依法保障村民宅基地所有权和住房财产权并充分征得村民同意的基础上,以租赁方式将闲置房屋推向市场,带动民宿旅游产业发展。原先破败的窑洞,已然变成了干净整洁、风格迥异的民宿。
“孔家沟的窑洞不仅住起来舒适,而且你看这石头砌的墙裙、旧船木的茶桌椅、文艺范儿的吊灯,每个细节都非常讲究,让我有种回家的感觉。”来自太原的游客郭彩芳对窑洞颇有感情,住在孔家沟勾起了她对童年的回忆。
“孔家沟的窑洞极富特色且有历史底蕴,我们根据房屋的结构特点、院落位置,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对9个院落29孔窑洞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打造出‘耕读半山’‘未见山居’‘树屋’等一批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民宿农庄,进一步擦亮了‘大寨后花园’的金字招牌,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孔家沟宿村居、赏美景、观民俗、食农餐,深度体验乡村魅力。”山西鼎新锐森贸易有限公司负责孔家沟民宿的开发,总经理张培军对民宿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随着民宿旅游的发展,村民不再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我负责民宿的卫生,游客多时也在厨房帮忙,工资一天60元,这不少了,出去打工也就是这个工钱。”村民李如凤打扮精干、快人快语。
很多像李如凤一样的村民,都参与农庄服务管理,通过对外来游客提供食宿、向导等服务来增加收入。除此之外,民宿的主人还成了房东,享受到宅基地租赁的固定财产性收入,每年可增收1000至2000元。在民宿改造的过程中,大量村民参与工程建设,增加劳动收入20余万元。有技术的村民在苗圃、养殖上下功夫,增加游客农事体验项目,产品、服务收入两不误。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2019年孔家沟村民人均收入达3900元,同比增长11%。
“我们用一部分耕地作农场,游客住在孔家沟可以亲自下地种田、摘菜。去年接待太原游客提供的500株红薯苗,一上午就种了200株,游客对这种体验非常满意。”孔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孔长虹说。
开发民宿使破败的村居焕然一新。游客的纷至沓来,又对孔家沟的道路、卫生等基础设施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在昔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孔家沟建设污水处理池,铺设污水管道,硬化绿化道路,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改善。
村子变美了,收入增加了,村民的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71岁的孔仲籽在村舞蹈队里年龄最大,站在第一排最左边的她动作不算标准,但笑容无比灿烂。“就是喜欢跳,以前是为了锻炼身体,现在能给游客表演,打心眼儿里高兴。”孔仲籽告诉记者,舞蹈队的表演是无偿的。大家自发组织起来,学习各式各样的广场舞、民俗表演,为的就是表达对游客的欢迎,展现孔家沟人的精神风貌。“咱们孔家沟以前是‘学大寨标兵’,修这些窑洞的时候我才十来岁,每天和大家一起和泥、碹窑、搬石头,孔家沟人就是能受罪、肯吃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向国家伸手。”孔仲籽指着身后的白色联排窑洞,回忆着往昔,诉说着如今的好日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风里来雨里去风雨我不怕,山很高天很蓝窑洞是我家,信天游小米饭喂养我长大,黄的河黄的土塑造黄土娃……黄土娃腹有诗书气自华,男儿壮女儿美欢迎到我家……”伴着歌曲《黄土娃》嘹亮明快的歌声,平均年龄达60岁的孔家沟舞蹈队手拿红扇,欢快地舞了起来。身后农业学大寨时期修建的6排白色窑洞自成风景,记录了那段火红的岁月,守望着孔家沟幸福小康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