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 | 发展孩子的领导力

2020-08-25 16:41:13 作者: 教育戏剧 |

在深圳的一次体验课上,课程的主题活动是孩子们需要通过集体合作完成一个任务——翻译一封外国小朋友发来的的求助电子邮件。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邮件内容中出现了一些乱码,只有一些零碎的字母,孩子们需要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来推测这封信究竟写了些什么,并用身体语言来展示,然后再来讨论信上的问题要如何解决。

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分别来尝试破解这封信。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标准答案,孩子根据已有信息,拼凑出自己的答案,并将这封信的内容用身体演绎出来。

老师将孩子们分为两组后,每个组都自发地出现了一个组长,快速地将组员们组织起来、分配任务——一些人用肢体动作来展示已有信息,另一些搜集已展示的信息、作好相关记录,还有的继续发现线索、补充信息。

整个过程非常地自然、迅速,没有人去教孩子们要如何组织,他们自发地安排好各自的角色,认真地去完成这个集体活动。

从这种自发性中,我们会发现:七八岁的孩子在小团体中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知道要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跟幼儿园的孩子完全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完全处在独立个体的状态,对集体状态的存在处在一种没有认知的状态中,所以没有能力去协作完成一件事。而七八岁的孩子进入到团体中,就能明白要使整个团体完成目标,而不是站在个人角度去思考。

我们从教育的角度看,儿童的领导力,就是在群体中的处理问题以及协调团队活动的能力。

这个能力在不断地发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孩子5岁到6岁之间就需要开始慢慢培养,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加强。

从教育目标上来看,童年的教育是围绕构建自我的,而6岁以后的教育,则是为成为一个社会人做准备——意味着我们将生活在团体中,而不再是一个个体的状态。

6岁的孩子,即将面临上小学后如何跟同学交往,如何完成团体目标,如何在关系和交往中找到自己的角色这些社会性的问题。

而我们的课程对孩子逐渐发展社会性有着很大的帮助,让他们由个体状态逐渐走向社会状态,学会在团体中如何学习和成长。

这种在集体中相互配合、完成目标的能力,对六岁左右的孩子来讲,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小班的教学过程中将由老师来安排角色,由孩子来配合完成。随之,在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课程设计中,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发展他的社会性。

在传统的学校中,很少有这样集体完成目标的过程,孩子们发展领导力的机会是有限的。竞选班长是难得的一个领导力的展现和锻炼。但是班长只有一个,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有锻炼的机会。我们会发现,三年级以下的孩子,会自愿当班长,他们普遍带有融入集体中的意识。而到了四年级后,则会采用竞选班长的方式,这是是典型的社会性的发展,一种对社会角色的尝试。

在教育戏剧的课堂中,这个能力就会被充分地展示出来:几乎所有的活动环节都是大家一起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人主动承担领导者的角色,有人只是参与其中,有人作出让步、妥协,有人去协调、组织。

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机会去体验、去发展社会性认知,让他们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教育戏剧的课堂上,有很多这样平等的机会。有些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比较明显,愿意充当领导者的角色,去带头组织、协调,而有些孩子在群体中是默默无闻的,通过配合去完成集体目标。

一个领导、分配,一个配合、完成。这两个角色在我们眼里是一模一样的。

不是所有人都是冲着领导者去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展示的机会。一个团体中的角色并不固定,每个孩子可以从不同的角色中去学习,而不是沿用固定的模式。机会的均等,可以让每个人都能丰富自己的尝试空间。

孩子在不断的尝试与体验中,去丰富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认知,以及对自己、对他人、对人际关系的理解,逐渐地完善自己的社会性,在未来社会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群体、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