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瑰宝,民族文化的名片。 ——瓷艺序
陶瓷的魅力
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也是中国极具特色的文化瑰宝,其精致、俏丽、优雅于一体的特点,使它在世界手工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人甚至为CHINA这个单词赋予了双重含义,首字母大写China指“中国”,首字母小写china则赋意“陶瓷”的意思,足以一瞥中国陶瓷的代表性。
潮汕潮州瓷器
说到陶瓷产业,广东省可是当仁不让的强者,全国陶瓷规模排前的五大陶瓷产区中,广东省就占据了两席:潮汕地区的潮州与珠三角的佛山。
潮州是我国最大的工艺美术瓷生产基地,有着中国瓷都的美誉,而佛山更是我国最大的、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亦被冠誉了“南国陶都”的称号。
犹记得,初到潮汕,在机场的艺术长廊中,潮州瓷器的晶莹雅致便给予了我极大的震撼,它的金碧、它的素净、典雅,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揭阳潮汕机场惊鸿一瞥
与佛山瓷艺结缘,则是因为公司要制作潮剧文化相关的陶瓷公仔,而佛山石湾陶瓷在公仔制作尤为有名。
所以,此次潮剧文化与佛山瓷艺的跨界碰撞,亦令人无比期待。
缘起·石湾
佛山·石湾
7月末,与老先生、同事一行4人从汕头出发,当日抵达广州,于次日前往佛山石湾陶瓷一厂,到达瓷艺传承人—庞智成工作室所在地。
与预想有很大不同,原本以为瓷艺手工艺人应是年迈的老者,结果没想到庞智成竟然是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同龄人,腼腆的他,赶忙领路,带着我们一路参观。
厂区景色
疫情的冲击,萧条了整个陶瓷行业,为原本古旧的厂区增添了些许破败,但坚守在厂区的手工艺人,仍用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为这里注入了活力,盎然的绿植与花卉,顿时让这里多了些烟火气息。
庞智成的工作室,在一处厂房的第二层,数米见方的工作室,两张工作台,四周布满了自己的杰作。
僧侣瓷艺公仔
纵目望去,牧童戏牛、礁石灵蟹、三脚金蟾、僧侣、观音...各类题材的公仔栩栩如生。
近眼观察,水牛的毛发纹路清晰可数,海蟹形态各异、灵动活泼。席地而坐的僧侣则更令人惊叹,你看他,“髯如穗,目如炬”安然自若的神态,一身如流水般柔顺的素袍、手握念珠的青筋暴露...顷刻间,将一份大道至简的禅意诠释得入木三分。
竹林七贤-嵇康 瓷艺公仔
当我凝视这尊竹林七贤中嵇康的瓷艺公仔时,一旁的庞智成,似乎读懂了我的目光,微笑道:“我特别欣赏那个时期(南北朝),文人志士袒露胸膛的豪放和狂放不羁的处世态度”,几句言语,透露着些许骄傲与欣喜。
细看这尊嵇康像,亦是饱含着不少细节与考究,青绿色衣袍是那个时代文人学士的特征,他们的地位往往不高,因此这个服饰色彩尤为恰当。
唐代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所作《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就用“青衫”谦指自己;座席下嶙峋的怪石,也还原了竹林七贤当时的生活状态:隐居在深山竹林中,恣意饮酒作乐,因此,饮酒的场合往往是随性而行,落座于自然草木之中,合情合理。
抚瓷·赏釉视频短片
当我沉醉于各类瓷艺所带来的震撼时,同行的少洲老师与老先生,已经开始与庞智成讨论此行潮剧文化陶瓷公仔的修改方案。
庞智成手艺老道,但对于潮剧文化尚不了解,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因此有不少细节需要调整,无论是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还是服饰的细节勾勒,都需要以专业角度去打磨。“手需要与脸齐平,这样姿态更加自然”,“胡须太厚,不然就成了张飞啦...”两位老师的专业性,表现在对诸多细节的严格要求之中。
调整瓷艺公仔细节
在老先生和少洲老师的指引下,陶瓷公仔愈发接近潮剧里的人物形象,少洲老师甚至亲自上阵,将神态与细节修饰得更加到位。
白驹过隙,数小时后,陶瓷公仔雏形已经大致调整完毕,后续的添补、烧制等工作,还将由庞智成完成。
后记
现状与反思
当晚,与少洲老师、庞智成及其好友在佛山进餐。
饭桌上的庞智成很是健谈,但谈及从业生涯与当下的状况时,不免有些无奈。
量产瓷艺作品的模具
“做传统手工艺人要承受很多压力,完成一件独立的作品往往需要几个月,乃至更久,而市面上快餐文化盛行,导致手工艺产品不被认同,与我同龄的朋友、同学相比,无论是在发展和收入上他们都比我收获的更多......经营工作室,需要考虑的太多了,市场、工艺、需求等,都得自己衡量,加上今年的疫情对我们冲击特别大...从事手工艺行业必须得耐得住潦倒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