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妈”是都市快报“快抱”会员,昨天她在快抱App杭友圈里发了一段视频:一位大伯坐在报刊亭,满脸笑容拉着手风琴。
“早上办事路过,看到报刊亭里一位60多岁的大伯在拉手风琴,《我和我的祖国》,拉得很好听,大伯人总是乐呵呵的,就是讲话稍微有些不清楚,他老伴腿脚有些残疾,感觉他们挺积极乐观的。”
很多杭友为这段视频点赞,还有杭友立刻说出了这个大伯的报刊亭所在的方位:临平沃尔玛。
“妞妞妈”说的报刊亭位于临平的沃尔玛超市附近。昨天傍晚,我在报亭几米外就听到了二胡声,夕阳照在摆在报纸杂志上的琴谱上,是名曲《二泉映月》。
“阿炳(音乐家华彦钧)这首曲子很难拉,但我非常喜欢。”报亭里个子不高、身形消瘦的大伯熟练地拉完整首曲子后说。
见我拿着手机一直在拍,大伯笑呵呵说,想拍的话他还可以再拉一首。
陈卫国,64岁,报刊亭主人,老顾客叫他陈老板,经常来买水和饮料的孩子都叫他“二胡爷爷”。
老陈每天守着报刊亭,一空下来就玩乐器,最近还花6000多元换了新的手风琴,每天拉拉二胡,拉拉手风琴,有时还把家里的小提琴拿到报刊亭练习练习。
再过一个月就是国庆,老陈在报刊亭前摆了几面小国旗,最近练得最多的曲子是《我和我的祖国》。
因为先天原因,老陈讲话不是很利索,他说本来自己很可能会当个音乐教师,因为他出身书香门第,家里出了好几位教师,唯独他例外,只有初中学历。
老陈出生于福建,50年代,老陈父亲从厦门大学俄语专业毕业,分配到宁波中学教书,母亲先在杭州师范学校(杭州师范大学前身)进修,后来分配到临平中心小学教语文。年幼的他跟随父母从福建来到浙江定居。
在临平念初中时,老陈接触到了音乐,从此开始自学乐器,从手风琴到二胡,各种能见到的中西乐器他都很感兴趣。
老陈家四兄妹,他行二。姐姐当知青回城后,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大学),弟弟妹妹长大后也都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初中毕业的老陈被分到临平的工厂,在糕饼车间做了20年一线工人。
1997年,老陈买断工龄下了岗,学了驾驶,当过司机,跑过运输个体户。因为考了大车(A3)驾照,2008年余杭公交一体化,老陈进了公交公司,开起公交车。
老陈在报刊亭里拉琴的声音,经常会吸引旁边公交车站等车人的关注,经常有人拿手机拍他。
老陈说,他开公交车时,每天都要经过沃尔玛超市前面的这个站点,上下车的人很多,他当时就在想,这里开个报刊亭,生意应该不会差,后来政府真在这里规划了一个报刊亭,他就让腿脚有残疾的老伴承包了下来。
2017年2月,老陈从公交公司退休,接了老伴的班,当了报刊亭老板。
正聊天,一个男子来到报刊亭前,“陈老板,最新一期的(杂志)到了没?”
老陈拿出厚厚一沓杂志,“应该是到了,你自己看看!”
男子熟练地挑出一本《舰载武器》,一本《坦克装甲车辆》,一本《航空知识》,一本《舰船知识》,扫码付了107元。
老陈说,报刊亭生意不像以前那么好了,整个临平连他在内,只有三家报刊亭还开着,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手机和电脑阅读,现在来他摊位买杂志的都是老主顾,有的不会用手机这些电子产品,有的习惯了读摸得着的印刷品,觉得纸质读物更有仪式感。
又一个小伙子走进报刊亭,熟练地拿起打气筒,笑着跟老陈点了点头。
“我儿子问我,报刊亭又不赚钱,为什么还一直开下去?”老陈说,现在的报刊亭确实赚不了什么钱,但他还是会一直开下去,他把这里当成一个退休后自在的小天地,平时报刊亭会准备一些打气筒和充电器,骑车的人都可以过来打个气,充会儿电,雨天还免费借伞,公交车站人多的时候,他准备的塑料凳还能给大家坐坐休息一下。
老陈说在报刊亭这两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初中学过的那些已经放下几十年的乐器,一件一件捡起来,重新学起来了。
现在他已经自学四种乐器了,除了二胡、手风琴,还买了小提琴和电钢琴。
“有时来来往往的人看到我在弹奏乐器,会停下来看看,或者拿手机拍视频,刚开始我还有点难为情,现在觉得挺高兴的,因为我把快乐和正能量通过镜头传递给了很多的人!”老陈说,他和老伴退休工资也不少,吃吃喝喝足够了,开报刊亭算是自己的兴趣之一,2014年他在快报上看到杭州马拉松报名的新闻,他一直想挑战一下自己,就让儿子帮他报了名。报名成功后每天晚上训练,从沃尔玛超市跑到塘栖,再跑回来,一个来回34公里,3个小时多一点,坚持跑了半个月,参加了那年的杭州马拉松,用了将近4个小时,跑完了全程(42公里195米)。
前阵子老陈喜欢上跳绳,前段时间还参加了余杭区老年跳绳比赛,拿了第二名。
老陈说,原本他最遗憾的是,家里都是大学生,都是教师,只有他初中毕业。但好在儿子很争气,帮他弥补了遗憾,儿子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华为从事计算机软件方面工作。
老陈说他很感谢现在这个时代,这几天在报刊亭里练习《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曲子时,忍不住眼眶就会湿润起来。
(都市快报 首席记者 蒋大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