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商团再进广州,本想生意处处顺利,但结果让他们处处绝望 |荷兰粤海通商记⑩

2020-08-01 07:45:19 作者: 荷兰商团再进

黄埔文化遗产

挖掘黄埔文化遗产

传播文化黄埔

上回我们说到,荷兰人本来依靠巨额贿赂还算顺利地进入了广州城,而且有了自己的栖身之所。但北方来钦差大臣持反对态度,广州官员也连上奏折,一致反对荷兰人进广州。

这事咋办?先看皇帝的意思吧。

皇帝称从长确议

广东官员将此事上报朝廷后,皇帝第一条批复是:“荷兰通贡,从来无例,况又借名贸易,岂可轻易开端。”

杨旬瑛的奏章上去后,皇帝第二条批复是:“奏内荷兰历来不奉朝贡,贸易二字不宜开端,说的是。”

可见,顺治帝对此事并不支持,只是出于对藩王的顾忌,说了一句“事干地方,着从长确议具奏。”

▲ 外国人绘画中的清朝皇帝

这一次广州试探性通商,荷兰商务代表在广州呆了1个月零10天,于1653年3 月19日离开广州,5月9日回到巴达维亚。

此行除了获得对中国政府及广东地方政府的基本认识之外,荷方代表得了一个最重要的认识,那就是“我们与中国的自由贸易不取决于广州的官员,而是由皇帝裁决。”

第一次广州探路使荷兰使团认识到,要正式向北京进贡,打通北京的关节,才有可能打开中国的贸易。但是要准备这样一个正式的使团,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一来先要请示荷兰国王,二来还要从荷兰带一些国礼来中国。

因此,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负责人商议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派两艘商船前往广州贸易,进一步了解清大清的一些情况;第二步,再考虑派一支较大规模的使团前往北京觐见皇帝。

荷兰人二上广州

▲ 17世纪荷兰商船

他们于8月31日到达珠江口外的虎头门停泊,荷兰商务代表呈递了给广州长官的信。

信的大意是说,上次回去以后,我们已派船回国带信去给荷兰国王,准备两国交好的文书和国礼。但是因为荷兰距离东印度很远,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回航此地,因此总督阁下先派我们为使臣来您这里。我们预计,从荷兰送来的物品明年阁下将可收到。现在我们恳求阁下,准许我们经过检查之后,入港安全停泊。

这次吃了闭门羹

上次过来会见过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的施合德尔以为这次贸易也会进展得很顺利,结果却令他大跌眼镜。

这一次,荷兰商团到广州,得到的礼遇与上一次明显不同。

从8月31日抵达广州城外后,荷兰人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因为必须要得到广州官方的许可,他们才可以把船开入城内。

▲ 外国人绘画中的19世纪广州海憧古寺的景象

然而等待却遥遥无期,广州政府迟迟不发通行令。

两位藩王对他们避而不见了。荷兰使臣送给藩王的书信和礼物(包括5000两白银)被婉言拒收了,藩王还通过自己的翻译明确告诉荷兰商团,在没有带到给北京皇帝的信与礼品之前,他不便召见他们。

等了很多天荷兰商团才等到广东巡抚李栖凤的批复:必须离开此地,不许率船入港。

各种敲诈勒索

吃了闭门羹的荷兰人并不死心,他们退一步请求说,不允经商可以,请允许进港暂避数日,待“顺风”的时候再离开广州,以“免海上的各种不便和灾害”。

广州官府同意了荷人的这一请求。荷兰船只于是进入广州黄埔,他们打算在此停泊之时,趁机进一步做做公关,通过赠送贵重礼物的方法打通广州官员。

在这里,荷兰人见识了满清治下广州官员的腐败。

▲ 老照片:清时兵勇

由于荷兰人急于扭转局面,四处找关系,就不断有一些官员来船上走动,要荷兰人掏数目不等的银子,有的说他有办法见到藩王,有的说可以帮忙打点关系,有的爆料说点与葡萄牙人有关的故事,这些人蹭吃蹭喝以外,每次离开时都要拿走一些礼物。

有一天有人前来,要求荷兰人掏5000两银子,说可以帮助弄到许可证。荷兰人不信,认为这纯粹是敲诈勒索,于是拒绝了,结果第二天官府发出了不得与荷船来往的指令,“必须监督每一个人不得进行任何交易”,并将此令写在木板上,放在船的醒目之处。同时派出战船二、三艘监视荷方船舶,禁止其他中国船只靠近。

这样一来,荷兰人在广州滞留期间,无法同中国人展开任何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