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刀尖上舞蹈的“医二代”——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主任医师郝淑煜

2020-09-02 20:09:52 作者: 在刀尖上舞蹈

不管是耳濡目染,还是言传身教,医生的子女往往比同龄人更早地接触到听诊器和柳叶刀,对医学的感触也更早、更真切一些。

“医二代的孩子,一部分觉得医学是艰辛与痛苦的,长大后就不愿意再当医生;而另外一部分认为医学充满了跋涉、挑战,也充满了神秘,他们最终也走上了医学之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主任医师郝淑煜说,自己就是后面的这类人。“医”路走来,他有很多想说的心里话。

郝淑煜医生(左一)义诊现场追寻医二代梦想 探寻大脑的秘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医学书籍在基层非常匮乏。那时父亲订购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一本腰封是红色的刊物,还是双月刊,在送到医院收发室后常常会丢失。因此父亲每当听到有人到大城市出差,都会到人家家里,请求帮忙捎几本神经外科的专业书。而现在,买到神经外科的专业书籍已不是难事,甚至可以购买英文原版读物,电子期刊的普及让当今这一代人获取知识更加容易。”郝淑煜回想说道。

曾经很长时间,很多地方医院没有CT,只有地区医院才有,为了给病人做一次CT,要用救护车拉着病人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需要几个多小时的车程。而如今,许多基层乡镇医院都有了CT,不出楼就能完成CT扫描,有些大型单位还拥有移动CT,在病人床旁就能完成扫描,大大避免了转运风险。再后来,基层医院也引进了核磁共振。

“CT机器和核磁共振机器的普及极大推动了医学,特别是神经科学的发展。”郝淑煜感慨,随着时代的进步,从父亲那一代人即使医院同意,背着铺盖能到北京上海的大医院进修学习也很困难,到如今这一代人,无论国内进修、学习,还是国际交流都变得非常容易,他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更好的时代”。

曾经父亲极力反对郝淑煜学医,说医生太累,尤其脑外科风险太高。但父亲单位夜班饭(有肉片的烩菜和馒头)的香,手术室观摩的那场脑外伤手术,高中二年级的一篇讲未来职业梦想的命题作文,都促使他最终选择了脑外科医生作为终生职业。

“最终,还是在父亲的感召下,坚定地选择了从医。”郝淑煜不仅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还庆幸能在父亲的引领下,同在“神经外科”这一专业领域里工作和学习;并携手一群热情的同路人,在人类最神圣的器官大脑上,演绎“刀尖上的舞蹈”,追寻医二代的梦想,探寻大脑的秘密。解读大脑的健康密码

脑瘤,是郝淑煜大脑探秘的主要方向。

“我记得我对脑瘤最初的印象,来自于韩剧。”郝淑煜回忆,当他在医科大学学习的时候,总觉得电视剧里脑瘤的梗俗套无趣。他认为,剧中不少男、女主角最后因脑瘤而死,似乎都是爱情剧的潮流,但虚构剧本与教科书里的记录差别太大,让他难以入戏。直到他真正做了一名脑科医生,才意识到脑瘤实实在在就在那里,它就像一个潜伏的鬼魅,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伺机出动,带走人们的健康。

“脑瘤究竟离我们有多远?”郝淑煜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而打破这一僵局的居然是自己身边很亲密的中学同学。

曾经的中学同学是个非常活泼的人,似乎总是有发泄不完的旺盛精力,那时大家都在猜想,他将来一定会学体育,并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为国争光。但现在,这位同学因肿瘤躺在病床上,他的肿瘤已经扩散到了脊柱,只能接受靶向治疗,治疗前景不容乐观。

“看到少时的同窗,我想起了《当呼吸变为空气》里的保罗,他们曾经都是那么阳光、年轻,又都面对着死神恶魔的光顾。”而此时,无奈有难过的郝淑煜能做的,除了安慰还是安慰,他懊恼自己什么忙也帮不上。

“淑煜,你有空就写本关于你们专业的书吧,你不是治疗脑瘤的吗?我虽然不是学医的,但我听医生说,很多绝症,只要早点发现、早点就诊治疗,就可以早早康复,没有生命危险。我真的很后悔没有定期体检,如今身体不行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同学的话,让郝淑煜久久不能平静,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他希望能够通过科普改变脑瘤患者的命运。

“作为神经外科脑瘤专业医生,接触的是疾病中最凶险、最可怕的一类。”从医多年的郝淑煜已经是一名“资深医生”,接诊过众多脑外科患者,包括好些慕名而来的老乡、朋友。但每次看到过去熟悉的面孔变得形容枯槁,我心里总是有说不出的滋味。

“甚至有一段时间连续被打击。短短一周内,我接诊了大学同学、小学老师的儿子、高中同学的亲戚,他们全是脑瘤患者。”这些“脑瘤患者就在身边”的经历,让郝淑煜开始重新思考“脑瘤离我们到底有多远”,他决定把工作10多年的经历,和对疾病的感悟分享给大家。于是,就有了《刀尖上的舞蹈当大脑遇见肿瘤》这本书。他希望通过对脑的健康密码的解读,让更多人躲过大脑杀手。医治的不只是疾病,更是生命

为了让患者治疗更安心,在解读脑健康密码的过程中,郝淑煜还经常要答复患者各种各样的疑问。

“郝大夫,听说你们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喜欢聊天、听音乐?你们会在手术台上听音乐,那岂不是可能会影响到手术的进度?”郝淑煜说,医生工作紧张时,确实会听一些音乐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但这并不会影响到手术进度,且只是在病患没什么特殊问题的时候。如果病患的情况很严重,手术室会变得非常严肃且安静,只有监护仪的声音。

“经常有人会问我:郝大夫,脑瘤手术后会不会有什么可怕的并发症呢?手术后确实会有一定的风险出现,毕竟谁也无法保证做完手术就能恢复到健康。”一开始,郝淑煜对患者的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在意。但从医的时间越久,诊治的患者越多,发生的事儿越多,他才意识到,承担手术本身就意味着承担高风险,这时候的患者已经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了。假如经历了手术这一番折腾之后,依旧不能恢复健康,对患者来说,毫无疑问是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这就需要医生更精于追求技术,同时也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

“越是更加精心于追求治疗的效果,越是会发现和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和人类的渺小。而医学的本质,就是要在无常和渺小面临,尽最大能力去保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郝淑煜坦言,医生治疗的不单单是疾病还是生命,这就需要在医患之间传递爱,并交流和沟通情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