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大兴安岭海拔最高蒙克山上接车20年

2020-09-18 13:10:24 作者: 站在大兴安岭

17日14时25分, 6246次列车稳稳停靠在大兴安岭蒙克山站,这里只是嫩林铁路线上的一个乘降点,尽管列车上没有下来一名旅客,但蒙克山站助理值班员许华林早早地站在站台上,尽量挺直腰身,伸手举起旗子,向着机车的方向打着标准的旗语。昨天刚刚下过一场雨夹雪,站台上已经有些湿滑,许华林的鞋上满是湿泥。

蒙克山站是大兴安岭加格达奇车务段管内的一个四等小站,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如今的蒙克山站仍保留着原始的外貌,小站有10名职工,每天有3名职工当班作业,今年59岁的许华林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年,是的这里工作最久的老职工。

许华林家住60多公里外的大兴安岭塔河县,但是在这里工作的年头长了,对小站的情况了如指掌。“蒙克山站附近有一个小镇, 20年前,这里客流量还较多,但随着国家实施'天保工程',这些伐木工人都转行进城务工,这座小镇如今只有20多人了,是20人,不是20户。”许华林特意强调了一下。

小站每天通过的货车、客车不少,但是能停留的只有6245/6次这一趟,也成为当地人赖以出行的交通方式。

“最多时能有2、3个人坐车,到了冬天几乎没人出去了,也就是赶上采山季,有人进山采榛子、蓝莓时,旅客能多一些,过了季,几乎没有人坐车了。”站长张立志介绍说。

蒙克山站海拔高,也是大兴安岭降雪量最大的地方,这里还有一条坡度达18.09‰的最大坡道,被人们称为“风口”“雪口”“猛爬山”。所以,途径蒙克山的货物列车,必须在距离蒙克山30.6公里的盘古站加挂一台机车,要两台机车牵引,才能牵引着货车到达车站。对于许华林来说,给补机摘风管连接列尾装置,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

从小站到补机的位置,有大约一公里的路程,如果是其他季节,许华林20分钟就可以走到。可是进入冬季,这里的积雪厚度达到膝盖,每前行一步都几乎是爬着过去,要走近40分钟才能到达。“我到的早些,机车就能早开一会儿。”这成了老许督促自己的话。

小站接车任务繁忙,特别是夜里,老许平均1小时就要接车一趟,每个夜晚几乎就是在披棉袄、出门接车、回屋、再披棉袄的循环中直到天亮。

老许的儿子受父亲影响,也进入铁路工作,如今是一名铁路发电车司机,已经定居哈尔滨。再有一年多,老许就要退休,离开工作20年的小站,他好像还很不适应。以后不能时刻听着电台里的指令,不用顶风冒雪地出去接车,不用趟雪前行地去接风管,他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

“退休后,想带媳妇出去走走,一辈子都在大山里,也想出去看看。”老许对退休生活终于有了些打算,他尽量挺了挺腰板,可是多年的劳作,让他的背依旧挺不直。

夜深人静,山里小站灯光如豆,站台上的许华林面向列车的方向打着旗语,灯光下,这个被拉长的身影虽不挺拔,却执着而坚定。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张学鹏

原创:曹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