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助推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0-09-18 21:54:24 作者: 获嘉县矛盾纠

——创新调解方式 纾解信访压力获嘉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助推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获嘉县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引入信访初期处理,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委政府统领、多方参与、各部门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途径,将调解与信访有机衔接、无缝对接,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在基层和一线,有效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2017年以来,全县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554起,司法确认1126件,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300多面,“不走信访走调解”已成为获嘉群众的第一选择。该县到省赴京上访量逐年下降,连续4年无赴京非接待场所上访,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信访工作综合成绩突出县”,获嘉县信访接待中心被评为“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

一、健全工作机制,落实领导责任

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县级领导责任制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把领导重视信访稳定及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落实一岗双责。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职负全责,其他副职“一岗双责”的信访工作机制,杜绝重业务轻信访现象。二是坚持定期接访。县级副职轮流到县信访接待中心接待群众来访,对纳入调解的突发群体性事件信访事项,接访人员现场接待协调,做到“四个清楚”:把群众诉求听清楚、把上访缘由问清楚、把政策法规讲清楚、把受理事项办清楚,真正做到有访必接、有案必立、有效化解,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解决在基层。三是实行领导包案。按照“谁接待、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纳入调解的跨地区跨部门信访事项,由县级包案领导协调推动,务必做到见人、问案、支招、督办,落实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置“五包”责任制。

二、规范运作程序,访调无缝对接

始终围绕“解民忧”和“暖民心”做文章,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源头防控,逐步走出了一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全力打造大信访工作格局。一是组建矛盾纠纷调解网络。该县于2017年投资200万元成立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内设心理疏导室、法律咨询室和3个调解室,配置办公设备和便民服务设施,营造温馨舒适的接待环境。在全县219个行政村和23个县直单位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或行业调解委员会,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选聘身体健康、政治素质高、热心调解工作的“五老”人员以及德高望重的乡贤选聘专职、兼职调解员528名,充实到各乡镇、村矛盾调解委员会。不定期开展调解业务培训,实行绩效考核,每年组织开展先进调解组织、金牌调解员、优秀调解员和精品案例评选,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任。二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立矛盾纠纷排查预警、逐级化解、集中研判、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流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重大疑难纠纷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制定《矛盾纠纷调解协议书》等调解文书示范文本,确保调解工作更加具体、过程更加周密、责任更加明确、操作更加规范,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三是推进矛盾纠纷分类处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简易矛盾纠纷转办到所属县直或乡镇进行调解;对于重大矛盾纠纷、上级交办、跨行业跨部门及基层上报的疑难信访矛盾纠纷,转办到县矛调中心进行调解。县矛调中心针对疑难矛盾纠纷,认真分析案情,深入实地调查走访,逐人制订化解方案,协商问题解决办法,促成当事双方签订协议,并跟踪落实到位。对调解不成功或存在争议的矛盾纠纷,引入司法程序。对涉法涉诉类、纪检类及其他适宜走司法途径的矛盾纠纷,由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共同参与,重点进行思想疏导和教育,充分体现司法的公正、法律的温度和社会的和谐。

三、坚持综合施策,助力矛盾化解

本着“群众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合理诉求,就要用百分百的努力去解决”工作思路,坚持综合施策,将大量信访问题化解在了当地。一是压实责任。重点压实信访部门、调解组织、责任单位和领导首接首办责任,把工作细分到末端、责任落实到个人,坚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是集中会商。定期收集汇总全县调解工作情况,通过组织召开县党政联席会议、县长办公会,对涉及全局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加强协调联动,及时会商相关部门,集中分析、讨论化解方案,真正形成工作合力,成功化解疑难复杂信访事项。三是帮扶救助。针对历史遗留问题一时无法化解、把上访作为精神寄托的信访人,根据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适当帮扶救助,稳定思想情绪,争取信访人息诉停访,回归正常生活。2017年以来,该县信访救助资金70%以上用于调解案件的帮扶救助,信访人员全部签订了停访息诉保证书。(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