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之交 ——忆指挥家黄晓同先生 | 任海杰

2020-09-27 00:59:44 作者: 一面之交 —

指挥家黄晓同先生

近日,我的多年乐友、湖南爱乐协会秘书长胡伟教授发来一条五年前的微信,内容是2015年8月,中国指挥界泰斗黄晓同教授去世的消息,以及在他去世前两年,他的学生为他举办八十大寿庆祝音乐会的视频。

时间过得真快呵,一晃黄晓同先生已离世五年了。我因此说了与黄先生交往的一件小事,胡伟说,你应该写出来。我说,黄先生去世后,他的学生弟子有纪念文章,我与黄先生才短短的一面之交。胡伟说,他的学生弟子都是专业圈的指挥,你作为一个爱乐者说的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黄先生的平易近人和对音乐艺术的认真执著,值得记录,也是对他离世五周年的纪念。

在中国指挥界,向有“北李南黄”之称——北李,就是北京的李德伦;南黄,就是上海的黄晓同。近几十年来,中国中生代以下的指挥界中坚,几乎都出自这两位门下。难得的是,这两位指挥泰斗惺惺相惜,互相敬重。李德伦曾对一位弟子说:你已经跟我学过了,我建议你再跟黄晓同深入学习。可见黄晓同在业界的地位之尊。

黄晓同一向低调,数十年来在上海音乐学院默默培养指挥人才,平时难得露面,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其实,年轻时的黄晓同也想意气风发地站在台前,他自幼跟随名师学习小提琴、钢琴等,才华全面;1955年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留学苏联的音乐学子,师从苏联一代指挥宗师亚历山大·高克(著名指挥大师穆拉文斯基、斯维特兰诺夫等皆出自他的门下),接受歌剧和交响乐指挥本科专业的系统训练,是亚历山大·高克唯一的中国弟子。

1960年黄晓同学成回国,本来的理想是站在指挥台上大显身手,但当时国内指挥人才奇缺,组织上安排他当教师,黄晓同只得服从安排。就这样,一教定终身。就这样,黄晓同的指挥艺术通过教学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黄晓同最后一位弟子是现任上海歌剧院院长的钢琴家许忠。当时许忠任东方小交响乐团艺术总监。2008年,他请黄晓同在东方艺术中心指挥了一场音乐会——这是我唯一一次现场欣赏黄晓同指挥的音乐会,曲目有门德尔松《芬格尔山洞》、舒伯特《第八交响曲》、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许忠)。黄晓同的指挥严谨内敛,细致周密,动必有方而又不失激昂。听说许忠本来还要请黄先生再指挥几场音乐会,可惜黄先生晚年健康状况欠佳。后来许忠在东艺指挥的音乐会,黄晓同都出席。一次中场休息时,我与黄先生相遇,就聊起了音乐,聊起了许忠的指挥。黄晓同说:作为钢琴家出道的许忠,音乐素养非常扎实全面,我非常看好他的指挥前途。那次我们的交谈可能也就十几分钟,这也是我与黄晓同的一面之交。

后来过了蛮长一段时间,我在家里接到一个电话,问对方是谁,答:Huangxiaotong。我脑子在转,在我交往的熟悉朋友中,好像没有Huang xiaotong这个姓名。就在我沉吟间,他说:我是指挥Huangxiaotong。我才醒悟过来,原来是黄晓同先生!他说,他正住院治疗,看到我在《音乐周报》上的一篇文章,想与我交流一下。

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我当时发表的音乐文章比较多,具体聊的是哪一篇现在已记不得了。因为他正在医院治疗,我们通话的时间不长。放下电话,我就纳闷:我与黄先生才短短的一面之交,他怎么会记得我?他怎么会有我家里电话的?是我当时留名片给他的?

其实,通话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黄先生身患重病住院治疗期间,为了只有短短一面之交的爱乐者的一篇小文特意来电,彰显了他的虚怀若谷和对音乐专业非同一般的执著、认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黄晓同先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指挥界的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