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访巴金故居、85%作品首发《收获》,八旬冯骥才在上海度过这样的一天

2020-09-29 14:51:05 作者: 首访巴金故居

他曾如是形容:《收获》在我背上这样有力的一撑一推,使我踏上了当代文学的不归之路。“三十多年来,我把自己在这漫长文学路上最深的足迹大部分都留在《收获》里了,估计有85%的重要作品都首发在上海这份杂志上。”

《收获》杂志副主编钟红明告诉文汇报记者,无论是冯骥才早期的作品《铺花的歧路》《啊!》,还是风格变化的《三寸金莲》,代表作《俗世奇人》之一之二之三……乃至陆续开出的“田野档案”“田野手记”专栏,非虚构《书房一世界》等,无不与《收获》牵手。

冯骥才也就此展示了丰富辽阔的创作光谱——从小说到非虚构,从随笔到口述史,长中短体裁都有。“就像猜谜语一样,我一直猜他接下来写什么,冯骥才有很多可能性。”评论家程德培认为,尽管无数种可能在大冯笔下不断被打破、推翻,但无论怎么变化出新,冯骥才仍是少有的几个作家里,一直坚守着文学的美的信念。而在作家孙甘露看来,《艺术家们》表面写的是艺术家的生活,实际上是将聚光灯投向剧烈变动的时代,“小说折射了一代人漫长精神生活的写照,反映的是时代的视野,俄罗斯文化元素对一代人的影响也浸润在字里行间。”

针对小说中隋意、田雨霏等女性形象,同为女性的评论家、华东师范大学项静则直言“不太满意”,“在这部作品里,男性主角的光环太耀眼,但与之相伴的女性往往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多是以楚云天为核心,却看不到女性的成长。这样的处理,也留给读者更多思考。”

“真正的书不止在书房里,作家要从大地田野学习”

“这就是大冯。他从不忍下笔那么残酷,仍然存留真善美。”评论家、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还记得,2006年,冯骥才、赵丽宏、梁晓声、张抗抗等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在上海建立巴金故居博物馆,由此,才有今天的巴金故居;故居开放后,他关心着巴金文献资料整理和保存,致信有关方面解决巴金故居资料文献中心建设;他还是巴金先生父女两代人的朋友,在故居欣然题写“文学灵魂的圣地”……

交谈中,睹物思人,端详了故居里好几个玻璃柜,储放着巴金生前旅游各地带回来的纪念品,俄罗斯的瓷娃娃、日本酒店里的火柴盒,冯骥才一再感叹:巴老,就是这样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的人!

沿着武康路漫步至上影演员剧团,冯骥才和梁波罗、达式常拉起家常

而他自己,也是生活最忠实的“读者”。“生活不是你刻意去找的,而是在不经意中积累的。我做的是活生生的文化,遇到的是活生生的人。当我回到书房,不是我找文学,是文学找到我。”冯骥才认为,学习应该永远是知行合一的,多年来,他拉着“四驾马车”——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深有感触:“真正的书,不止在书房里,更在田野、在社会、在人心里。我要在田野里阅读那些文化遗产的书、生活的书、老百姓的书、生命的书,只有这样,才会是对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和一种生命的立体解读。”

奔走在古村落间,抢救整理文化遗产,冯骥才一直在路上。从小说创作,到文化现场,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评论家何向阳认为,冯骥才的文与人,坚守与创新,呼应的正是文化自信的时代大文章。“梳理这一代作家的思想历程,能挖掘到他们对民族文化根脉的自信。”

不过,年届八旬的冯骥才也自嘲:自己爬不动山,30厘米台阶也上不去了。但他依然牵挂心焦国内非遗保护的短板——往往一边是亟待科学支撑的中华大地上的非遗,一边是求学无门的年轻人。“由于学科的不对位不配套,学科建设的滞后,非遗保护陷入困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迫切需要一支奋发有为的人才生力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骨干力量。”他认为,如果说前20年是“抢救性保护”阶段,现阶段应进入“科学保护”新阶段,科学管理好我们的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遗产,使之根脉相续,永葆活力。

作者:许旸

图片:叶辰亮 许旸 摄

编辑: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