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李隆基一直在“作死”,硬生生将大唐带入了万劫不复

2020-09-06 17:29:56 作者: 晚年的李隆基

755年,被李隆基养了很多年的“恶狼”安禄山,终于亮出了他的獠牙。15万叛军,打的这位皇帝“脸疼”。再看这场“安史之乱”,唐军有过几次很好的翻盘机会,却在关键时刻,被这位“无能”的皇帝搅得乱七八糟,最终,用时八年才平定了战乱。

那么,这场战役为何爆发?

当时,安禄山扯的大旗是“清君侧,诛杀杨国忠”。可杨国忠怎么得罪他了?杨宰相本和他“互不顺眼”,后来,关系越来越糟糕。因为,杨宰相天天在皇帝耳边扇风:“这个节度使,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此人是迟早要谋反的。”皇帝整日乐呵呵,哪把此话当真了。

说安禄山没有野心,那是假的。

最终,他还是出其不意地“造反”了,因为他心中有“鬼”,他感觉到了威胁,和他交情好的一些人员不是被贬,就是被杀。“捕禄山所善之李超、安岱、李方来、王岷杀之,贬其党吉温与合浦。”此时,他感觉自己如果不反抗,这个脑袋迟早都要掉。

一个三镇节度使,居然能调动这么多兵马,也暴露了当时“军队制度”的问题。在此之前,李隆基一直认为,国家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直在向外扩展边境。厉害的将士们都驻守在边疆,导致其实力越来越大。

而关中和京师地区的兵力,由于缺乏重视,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如地方兵力。当时,安禄山不但是皇帝李隆基的宠臣,还是位能征善战的将军。没事的时候,他就和契丹、奚切磋切磋,那些常年不打仗的唐军,哪能比得过他?

尤其,后来多了东突厥阿布思部的加盟,安禄山更是多了几分助力。此时,皇帝终于明白了,自己养了一匹狼。只是,这匹狼已经攻陷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和城池。皇帝只能张贴“英雄榜”,封常清这位安西节度使被召回,皇帝亲自问他:如何抵抗叛军?

封常清一直驻守边关,对朝廷极为忠心,于是,回答的很是客观:“敌人看似厉害,那是因为内地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作战了。但情况随时会发生变化,请允许我去东京,也就是洛阳招募勇士,拿下叛臣的脑袋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

李隆基一听,精神顿时就好了。这么长时间以来,唐军一直在吃败仗,难得这位将军说他可以取了对方的首级,立刻就封他为范阳节度使。

只是,现实并不像封常清想象的那般“简单”,他一直待在西域,对内地的情况知之甚少。尤其,当他了解到当地部队的作战水平如此“不堪一击”之时,就有点后悔当初说的大话了。因为,这支部队不是简单的战斗力低下,而是根本不知道如何作战。

然而,这位久经战场的老人并没有放弃,依旧按计划完成募兵,招来的大多是“市井之流”,不要说射箭,很多人连骑马都不会。不过,训练还是要继续的,只是,已经来不及了。叛军渡黄河、攻陷陈留,之后,更是直奔葵园。

封常清不愧是职业军人出身,面对劲敌,亲自率领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骑兵,直接和叛军正面交手。但毕竟,敌众我寡,他只能退守东门。最终,新兵难敌叛军的铁骑,城门失守。之后,封常清退守到都亭驿再战,可还是失败了。

在几番交手后,都没有占上风,封常清一路退到了陕郡,和高仙芝汇合。只是,二人的情况差不多,招来的新兵都不能打,再这样下去,大家都要玩完。所以,二人一合计,撤往潼关。在途中,他们还遭到了叛军的伏击,损失伤亡惨重。

但所幸,二人还是保住了主力部队,安全的撤到了潼关。这个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和黄河渡口及崤山天险结合,一直都是关中的门户,易守难攻。其实,这一步,已经为唐军赢得了关键的“修整”机会。如果能把握好的话,这场八年战役完全可以早早结束。

只是,这个时候,皇帝李隆基出了一个“昏招”。

高仙芝与封常清出兵时,元帅是皇子荣王李琬,监军是宦官边令诚。只是,李元帅上任不久就病故了,使得监军开始仗着自己的身份,对军务“指手画脚”。在多次被高仙芝拒绝后,开始向皇帝打小报告了。

而皇帝也是没脑子,这么个特殊时刻,本应该以“战局”为重,但他却被“杂事”打扰的不知所措。李隆基居然相信了太监说的话:“封常清就是吹牛皮,其实,他很怕敌人,总是夸大敌军的实力。高仙芝更过分,克扣军饷,两人还屡屡吃败仗。”

当时的皇帝就该学学老祖宗,亲自体验下带新兵作战的辛苦。听完太监的话,李隆基立刻发了一顿火,大笔一挥“斩”,好像这就解决了问题。看来和奸佞之人也得打好关系,兵败虽是大事,可要是掉了脑袋,那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然而,战争还要继续,于是,皇帝就想起了哥舒翰。人家不想揽这个活,很是可怜地说自己“有病”。皇帝哪准?生病不怕,只要命在。哥舒翰只好出征,带着原来高仙芝的旧部以及其它军队,在潼关镇守。他的策略依旧,即“坚守”不打。

但是,朝廷却不乐意了,我派你去是“灭”敌人,不是窝在那里,那不是换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杨宰相本就是个“小心眼”,看其一直不拿自己的话当回事,就很不满。这时,又有人跳出来,说什么此人手握重兵,如果“反戈”,首先倒霉的就是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