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面对当前迅速发展的融媒体趋势,传统曲艺的传承发展该选择怎样的路径?10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系列活动之“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曲艺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苏州市评弹学校举行,来自创作表演一线的艺术家以及来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曲艺传承与创新、曲艺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互鉴、优秀曲艺作品和人才的传播推介、曲艺高等教育与发展前景等当前热点话题各抒己见。
拥抱网络,你准备好了吗?
当前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已深刻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演出类型,也带来了曲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欣赏习惯的变化。 作为一名相声演员,中国曲协相声艺委会委员、西安曲艺团总经理苗阜对于相声的产业化有着切身体会。他直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三十年都出不了一张好嘴”的口头文学表演艺术的工作者,若还是抱着“卖布头”“报菜名”的传统段子,噱头已经无法适应时代与观众,更无法适应于市场。“作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口头语言艺术表演形式,接地气、守正气、扬骨气应该成为曲艺艺术工作者的作品主流与核心。而如何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内容与时代衔接、让针砭时弊成为抓手,既能让观众开心,又能让大家感受到文化自信的新气象,这是当前需要我们着手去做的紧迫工作。” 但是,拥抱网络,曲艺界准备好了吗?如今各种直播如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在经历以及研究了诸多网络直播之后,上海市曲协主席吴新伯提出了对于直播演出的个人观点:提倡为网络直播打造专门的曲艺演出,尝试用这样的专场专题节目探索付费直播的新模式。
吴新伯介绍,今年自己所在的上海评弹团进行了一场名为《红楼梦中人》的网络直播演出。原本这是一台纯粹的评弹流派演唱会,但是为了适应直播的节奏和气氛,整台演出作出了相应调整,删减了节目数量、缩短了演出时间,而且主持人转换成了讲述者,增加了相当数量的《红楼梦》中的人物介绍和评弹流派特点及音乐风格的讲解,评论和演唱相结合,讲述和介绍相结合。其间还选择了一些收看者的问题当场给予解答和交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还在上海最大的石库门建筑群“建业里”进行了一场评弹“夜场秀”演出。这场直播除了以评弹演唱为主线之外,还引进了上海民居、海派旗袍、苏工折扇、民族乐器等其他非遗项目的展示和介绍,制造了一场爆款直播。
要跟上时代步伐,但不能本末倒置
让曲艺在守正创新中焕发强大的生机活力,需要创作者和表演者积极回应时代召唤,反映时代的思想、感情、意识、情趣,既在“新”字上下工夫,又要不忘“本”与“正”。 “苏州弹词的历史就是一段不断向兄弟艺术门类学习的过程,它与京剧、昆曲、流行歌曲等艺术都有过互鉴与融合的经历。”评弹表演艺术家、苏州评弹学校教研室副主任王瑾回忆,2012年,她与袁小良赴法国参加第二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原本的参赛节目是两人原唱的《人面桃花》。但彩排时发现其他每个参赛节目都极具亮点:或是服装花团锦簇,或是嗓音绕梁九转,或是伴奏鼓乐齐鸣,而苏州弹词相比之下较为冷清平淡。于是,两人临时在作品中大胆加入了邓丽君的歌曲《人面桃花》旋律,这个临时改动,使他们得到总分第一,荣获“卢浮金奖”。 “把兄弟艺术的精髓化为己用,这是最高境界。梅兰芳大师说:移步不换形。我们要创新融合,要跟上时代步伐,但不能本末倒置,苏州评弹永远要姓苏。”王瑾提醒说。 “当代曲艺界应注重观演空间与观演场景的迭代创新。”苏州市委研究室潘讯处长提醒,上世纪60年代,评弹也曾走进拙政园等园林演出,上演杨仁麟《白蛇传》、吴子安《隋唐》、严雪亭《杨乃武》等剧目,当年称为“乘凉晚会”,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城市文化记忆。而在今天“场景化”理念中,这种“江南的审美生活”会带来艺术表演的拓展,赋予新的想象空间和精神意趣。他说,不久前苏州评弹演出专场由盛小云领衔主演,将演出空间安置于世界遗产古典园林留园内的五峰仙馆。“观演场景不仅是舞台空间的变化,场景是由演出主体、接受主体和时间、空间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增强学科自信,彰显主体话语
会上,专家也指出,当代曲艺要不断迈步向前,还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和学科自信,彰显主体性话语。 “曲艺在保持自身艺术特色的同时,如何走近受众,加强改革创新,仍然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曲协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谈欣组织调查了近30所高校大学生对于传统曲艺的看法。虽然当前处于娱乐方式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但在被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总体上喜欢曲艺的人数依然占到了65%,这个比例让人感到振奋。造成部分大学生不喜欢看曲艺的原因,“表演形式古老”占首位。对于“你觉得采用什么方式最能够使更多人了解并接受中国曲艺”的话题,学生纷纷建议应该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鼓励曲艺表演者利用网络直播,加快与新媒体融合,在课程中增加曲艺学习和表演内容、开展曲艺表演进校园免费演出等。
曲艺应当从生产机制上走入现代创作模式,中国曲协理论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康尔提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是曲艺发展的必由之路。”他说,上个世纪初,电影从“市井杂耍”变为“第七艺术”,关键在于法国的剧场经理乔治·梅里爱把成熟的戏剧创作方法搬进了电影界,有了编剧、导演、摄影、演员、录音、剪辑、制片等明确分工后,创作水平迅速提高,很快便从“杂耍”一跃变成了“艺术”。当前获得牡丹奖节目奖的大多数作品,如中篇苏州弹词《雷雨》《军嫂》等,也是多方高人分工合作的成果。“虽然在曲艺界,身兼数职、一人包圆的创作方法还会长期存在,但要想创作出可望成为经典的精品力作,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是一条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