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小朋友在幼儿园被“拐骗”不必大惊小怪

2020-11-09 11:23:32 作者: 东方快评丨小

近日,兰州一所幼儿园内举行了一场“防拐、防骗演练”活动,邀请志愿者扮演素未谋面的“人贩子”参与到演练中。志愿者有的携带糖果、贴纸,有的携带玩具进入各班教室,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几乎成功骗取了所有小朋友的信任,将他们带出幼儿园大门。被“拐骗”的小朋友,一个个兴高采烈,没有任何怀疑和防范之心。面对这一假设的“受骗”场景,家长们心惊不已。(11月7日《兰州晨报》)

一些家长很困惑,天天提醒孩子“不要跟着陌生人走”,已经做足“安全教育”,为何孩子还是在“防拐骗”演练中被“拐走”?据了解,近年来,兰州各大幼儿园都开设了相关安全教育课程,即便如此,几乎每一次测试都有过半孩子“被骗”,最多的时候,“20分钟就能‘骗走’46个孩子。”

事实上,类似的“防拐骗”演练,经常在各地幼儿园举行。结果大同小异,每次都有小朋友被假扮“人贩子”“拐骗”,经媒体报道后,因涉及幼儿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不过,这样的演练结果,看似令人揪心,实则十分正常,家长们不必大惊小怪。

首先,在幼儿园举行“防拐骗”演练,场景设置值得商榷。幼儿园是小朋友学习成长的快乐天地,是除了家以外,最令他们身心放松的安全场所。每天上学踏进幼儿园大门,面对熟悉的环境和小伙伴,小朋友们内心自然而然“默认”处于安全境地。这种环境下,要求孩子们经受住被“拐骗”考验,场景设置过于“残忍”,已远超幼儿认知范围,小朋友在幼儿园被陌生人“拐走”,不足为怪。

其次,要求年仅三、四岁的小孩,在幼儿园里教室里,时刻绷紧“防拐骗”神经,不被“人贩子”拐走,明显要求过高。现实生活中,成年人被拐骗时有发生,像电信诈骗屡屡得逞,不少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大学教授,都曾上当受骗。要求三、四岁幼儿具有“火眼金睛”,能在幼儿园当场识破“人贩子阴谋”,实在勉为其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场景设置不恰当,演练科目太苛刻,幼儿园如此搞“防诈骗”演练,形式大于实际,意义不大,成效有限。拐骗儿童是常见犯罪,加强“防拐骗”安全教育很有必要。但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安全责任,关键在老师和家长,让他们铭记监护重任,提高防范意识,绑紧安全神经,比针对幼儿搞“防拐骗”演练,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