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退休当农民 回乡十年再追梦

2020-11-09 11:26:06 作者: 市长退休当农

对于钱的使用,负责“签字”的黄华明十分自信。“一切都是按照财政规范的动作搞,审计部门来审过几次西湖李家,在经济上没有问题。”

在西湖李家,不管是黄华明、李旺根,还是普通的村民,都管李豆罗叫“老板”。称呼“市长”感觉距离太远,称呼“阿公”辈分很难扯清,后来不知道是谁在开会时喊了一声“老板”,这个称号就火速在村民中流传开。

市长的“面子”

漫步在西湖李家,这里有江西的田园风光,有农业景区的传统展示,但是最明显的还是“领导关怀”。因为李豆罗,西湖李家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明星村庄,这里处处可见各级领导前来参观留念的照片。有些游客来的时候,会指着这些照片惊呼,“某某领导也来过啊!”

在某种程度上,领导们的存在给西湖李家平添了别样的“景点”和招牌。

即便李豆罗已经离开政坛十年,仍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欣赏风光的同时,李豆罗是最著名的“景点”。李豆罗被热情的人群邀请拍照、合影、握手、讲话。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出现。他是西湖李家村的超级明星。

每当这个时候,李旺根都会手拿着两个保温杯,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李豆罗的。来参观的人渴望听到李豆罗的演讲,拍合照、拍单人照都是必备项目。他们大多数都是中年或者老年人,在电视上见过李豆罗。曾经隔着电视屏幕的市长现在就站在身边,这让他们觉得兴奋。往往一个旅游团,拍完照片要一个多小时。李旺根耐心地充当“办公室主任”的角色,在人群稍微松一点的档口,把水杯递给李豆罗。

李豆罗很少能完整地吃一顿午饭。经常饭碗刚端起来,就会有游客热情地过来握手、合影。李豆罗不得不一边端着碗,一边尽量摆出合适的表情。

十年以来,除了疫情期间,每天如此。这样的喧闹足以耗尽一个人所有的耐心和精力,但李豆罗从来不会让慕名而来的人失望。

在上午接待过两个来访团、多个学生研学团队后,李豆罗难得清净地坐在餐厅边的板凳上休息一会儿。在和记者简单交流了几句之后,又有游客认出了李豆罗。还是一整套的握手、交谈、合影,李豆罗露出疲态,但是依然完成了游客希望的“全流程”。

“人家就是奔着你来的,不能让人家失望的。”李豆罗说,这是“面子”的问题。别人给“面子”,也要回馈给对方“面子”。

“现在的水才烧到了70℃”

在西湖李家,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象:所有工作人员没有一个年轻人。随着游客增多,村里有了十多人的导游队伍,今年60岁的杨慧珍是导游团里的“年轻人”。村导们打着小旗子把游客引到不同的展馆,到了目的地后具体说什么、怎么说,他们既不知道,也不开口。即便是开口,因为不会说普通话,往往也是跟游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这样当一天“导游”,能挣50块钱。对这群基本不识字的老人来说,这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但是想吸引年轻人回乡,基本不可能。

对于李豆罗来说,他在这里的十年,可以让山变绿,让水变清,却不能让村庄变得年轻。西湖李家常住人口不足200人,平均年龄70岁以上。在空心村、老龄化这一时代命题面前,李豆罗显得无能为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乡村变好了,人还是会回来的。”李豆罗说。

人确实是回来了,但只有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李国用是目前村里极少数的壮年人。之前他在县里当大车司机,后来县里打击私人租车,他辗转一圈后,听从李豆罗的建议回到了村里,开了一个土特产小超市。熬过了疫情期间,现在每天都有旅游团过来,一个月能收入3000元左右。在村里生活,这是不错的收入。

“老板”回乡的十年间,村里的一切确实在改变。

“现在的西湖李家,水只烧到70℃,还差30℃,早上5点钟只是看到了曙光还没天亮。我的目标就是,西湖李家要为江西、为南昌、为进贤,给新农村建设做个样子。什么样子?农村就是农村,农村就像农村,要是一幅山水画,要是一首田园诗,要是一首文化交响曲,要是一张平安富贵图,这就是我的梦想。”

李豆罗并非无欲无求。他说,人生在世,他求的是“名声”。“退休之后,在农村盖个别墅、圈块地,有什么意思呢?那都是暂时的。只有名声才会传下去。人活在世上,总要留一点痕迹。”

前年过生日,李豆罗写了一首诗鼓励自己:休政回乡当农民,策马扬鞭又登程。任凭征途千番苦,留点痕迹后人评。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