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看来,直播成为电商、品牌、商家等的“标配”,直播渗透率在快速提升。
作为老牌直播机构蚊子会的创始人,吴蚊米用“元年”来定位今年店铺直播的发展。她发现,今年虽然倒下了一些直播机构,但网店自播的后浪又扑上来了。“双11”期间,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搜店铺名称,点进去之后,有的店铺直接跳转到了直播页面,有的店铺直播间的销售转化率高达40%。
吴蚊米的直播机构除了培养直播主持人,也承接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的直播活动。在吴蚊米看来,直播将从购物方式慢慢衍变成一张生活方式,“可能未来电商平台上的产品图文变少了,更多的是通过短视频、直播来了解产品。”商家可以把直播的视频进行剪辑,二次转化,放到短视频平台上或其他媒体平台进一步扩大传播力。
在李雅丹看来,未来明星直播带货和店铺自营直播可以同生共存,因为两个渠道的消费群体并不同,并不存在谁替代谁。明星、达人直播带货是用价格优势和明星光环效应,成为消费者快速认识一个新品牌的窗口,在不伤害价格体系的情况下,会让销售量和用户有一个瞬间的激增。而店铺自播将成为维护消费者、拓展品牌影响力的一个固定模式,“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
在李雅丹的设想中,未来的店铺直播可能更偏向于场景化的打造,而不仅仅是坐在一个简单的背景墙前直播。“比如在直播间里放上浴缸,把我们的产品直接放到浴缸里,让消费者有更直观的感受。”
“直播需要更精细化的运营。”吴蚊米认为,过去直播间比的是秒杀、价格上有没有吸引力,未来更多的是如何让直播间变得好玩。场景的变换是一个方向,吴蚊米告诉记者,自己的机构已经有了一个装修队,定期要对直播间环境进行改造调整。
两波销售期能降低“试错成本”
对于今年“双11”分成两波的做法,一些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期待“双11”这天可以拿到最低价。
但一些商家表示,第二波的优惠力度不会比第一波大太多,“如果第二波让利过高,第一波购买的消费者会心里不平衡,因此商家不会在价格上有明显的起伏。”
对于新锐品牌来说,“双11”有两波高峰期不失为一个好事情,它能让一些新品牌减少“试错成本”。周贤朋认为,往年“双11”是一锤定音,11月的销售全都赌在11日一天,现在销售节点提前,对商家来说,可以及时调整销售中的不足,在“双11”当天再冲一波。
第一波销售结束后,周贤朋发现店铺营销设计上还是出了点小Bug,今年天猫“双11”的300减40活动,同事在产品页面上更新主图时,在下方写的优惠价格里,把40元的价格也算进去了。但实际上,300减40是有门槛的,并不是每个产品都参与,有些消费者结账时,发现价格并没有产品页面上介绍的那么低,就找到客服询问。
店员们立刻发现了问题,进行纠正。周贤朋认为,这种经验不足导致的问题,在第二波之前就可以解决,对接下来的促销活动和品牌声誉都是一个保障。
在周贤朋看来,“双11”就是各大商家“秀家底”的时候,这个时候,拼的不仅是价格,而是设计、美工、摄影、运营、服务等全方位的比拼。如何在有限的屏幕页面让“双11”销售规则简单易懂很重要,他发现,一些成熟的大品牌在这方面很有经验。
针对今年“双11”的特征,李雅丹所在的公司把“双11”的销售目标调整成两个阶段,她告诉记者,之所以这样划分,是考虑到,大部分消费者还会延续多年的消费习惯,集中在“双11”这天抢购。
李雅丹发现,两波销售高峰的确可以对消费形成二次刺激,但企业也会遇到一个困扰。有的品牌用户已经在第一波下单,第二波销售节点,不大会二次购买。因此,如何挖掘第二波的潜在消费者,成为商家要费心思考的事情。
两波销售周期的背后,公司在预算的使用分配上也需要重新谋划。“以前‘双11’的预算只需要发力在一波销售周期上,现在两波销售节点就要考虑广告如何投放。”李雅丹表示,以往为了迎接一次销售峰谷,只需要在“双11”前几天开始广告投放,但是现在有两个销售节点,广告投放次数无疑也会增加。
也有商家担心,两波销售节点可能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但长期来看,可能会使消费者对“双11”的概念变得模糊,“毕竟‘双11’当天下单抢购的仪式感还是很重要的”。 (记者 宁迪)
责任编辑: 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