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的不断增加,与高能物理核物理相关的科学数据服务业务越来越多。为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11月10日,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在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揭牌,正式成立大湾区分中心,为大湾区的大科学装置及科学研究提供直接的服务。
大科学装置立项、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都把科学数据系统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粤港澳大湾区有多个已建成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包括中国散裂中子源在内的这些大科学装置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同时需要高性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服务。为更好地服务大湾区相关领域大科学装置,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建立了大湾区分中心,推动和实现科学数据服务的本地化。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主任陈刚表示,“一方面,大湾区数据分中心将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科学数据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为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将开展与大湾区的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的技术合作,开展大数据管理、数据挖掘与应用、数据安全、计算技术等研究,促进数据科学技术和技术转化、助力大湾区的经济发展。”
据悉,2019年6月,科技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调整的名单,名单共包括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位列其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该中心面向包括中国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在内的国内外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需求,为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以及跨学科交叉应用提供开放共享服务。
陈刚介绍,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拥有十几PB存储空间、数万CPU核计算能力、万兆国际网络链路和完善的信息化支撑系统,可提供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数据资源和索引等服务,能有效支撑高能物理科研数据管理和共享需求。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完成的四轮运行中,三台谱仪共完成超300多项用户课题,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全面支撑了散裂中子源科学研究项目的数据服务,为材料科学、化学化工、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延伟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合作谱仪,并向国家申请二期工程建设,未来还将建设南方光源,数据中心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及大湾区分中心简介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由科技部支持,由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运行,数据中心拥有由45名职工和20多名研究生组成的近70名人员的技术团队,人员涉及的专业包括高能物理、中子科学、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网络安全等,面向包括中国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在内的国内外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需求,为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以及跨学科交叉应用提供开放共享服务。数据中心目前的存储系统包括19PB的磁盘存储容量和5PB的磁带存储容量,至2020年,共存储了16PB的科学数据。高能物理数据中心为国内外一批中子科学、高能物理、中微子物理、宇宙线观测实验以及交叉学科提供数据保存与共享交换、数据分析、科学计算等服务。数据中心的数千个用户来自国内58个大学及科研机构。另外,数据中心还为参与中国牵头的高能物理实验的56个国外研究机构提供数据服务。数据中心为基础物理研究、基于中子散射的材料研究等重大科学成果的产出作出重要贡献。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与一批国际高能物理数据中心及计算中心建立合作,共同为中国、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高能物理实验提供数据服务。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每年为国际合作提供数千万CPU小时的计算服务,完成数PB的国际数据交换。
国家高能物理数据中心是国际高能物理数据长期保存DPHEP组织以及国际高能物理软件基金会HSF组织的发起单位,共同开展国际高能物理领域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和长期的需求、策略和技术路线的研究与推广,探讨和研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的前沿技术,特别是针对大规模数据挑战而发起突破性的技术研究与共享,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计算平台、科学软件、机器学习等。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大科学装置。作为最重要的数据服务对象之一,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从一开始就全面支撑散裂中子源科学研究项目的数据服务,为材料科学、生物、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高能物理核物理领域相关的大装置不断建成或开建。散裂中子源一期2018年建成,已有三台谱仪在运行。另外有8台谱仪近几年陆续建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建设已启动,未来将建设南方先进光源。惠州的洁净能源(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装置已动工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将于两到三年内建成投入运行。这些大科学装置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同时需要高性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服务。为更好地服务大湾区相关领域大科学装置,高能物理数据中心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建立了高能物理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推动和实现科学数据服务的本地化。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大湾区数据分中心将加强数据中心能力建设,完善科学数据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为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将开展与大湾区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企业的技术合作,开展大数据管理、数据挖掘与应用、数据安全、计算技术等研究,促进数据科学技术和技术转化,助力大湾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