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展现传统文化的“里子”

2020-11-11 04:23:17 作者: 文化类综艺:

■ 寻找不同文化圈层的“共通性”

在新一季《上新了·故宫》中,来自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传媒大学等20所高校的大学生设计团队将通过文创设计比拼竞争“上新”名额,青年人的想法在节目中彼此碰撞,为这档“综N代”节目添了新意。

高校学子分别打造个性迥异的文创新品,让生生不息的概念得到了最新的实践。这一季采取团队对战赛的方式,为故宫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而在第一期节目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围绕回传元素分别设计出一双故宫主题的鞋,一双故宫红配绿、一双汉白玉色调,让“故宫”的元素以一种更鲜明,但又更利于大众接受的方式走进当代生活。

在第二期节目中,陶伎乐女俑群和《五牛图》作为回传元素,北京理工大学和江南大学的同学提取萌点作为创作。正如雷佳音所嘱托的:“女乐团各个都有具体的动作、形象,也是难得一见的古代顶级工艺,同学们可以在各个层面做一些延展的设计创想。”在以此设计跳舞的陶俑萌娃手办,强调“生活中的各种烦恼,不如跳舞,忘却烦恼”等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一套“窈窕淑女”的文创产品也暗含了创作者的期许:“我们认为女性的美,其实不仅仅是瘦的,她胖的,可爱的,自在的也是一种美。”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梦雯表示,高校学子深度参与《上新了·故宫》的文创设计与开发,全流程参与文创产品从理念到设计,最后走向市场的过程。换言之,《上新了·故宫》为即将走入社会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成品生产销售的全套实践平台。张梦雯说:“这不但让学生把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分展现出来,还有阅历丰富的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育和辅导,反复修改设计出优秀作品,最终将产品设计转化为可以直接上市销售的成品,让学生们亲自见证产品的诞生面世。这极大程度地帮助高校学子实现了在全环节的自我突破和成长,为其未来在设计行业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积累了无形的经历资本。”

李维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精粹以抽象体悟和感知习得,而综艺节目受到表达方式等的限制,要唤起并引领青年人的文化兴趣点,必须将居庙堂之上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呈现。因此,以文化类综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必须结合节目自身定位找准创作立足点,并结合一以贯之的创作思路。这种创作立足点可以是传统文化的某个具体物化载体,比如《上新了·故宫》每一季节目均围绕故宫展开文化类命题与解题式的探索性真人秀,再比如《了不起的长城》在明星嘉宾爬长城的过程中设置知识性游戏环节引发青年观众的参与兴趣。这些多以季播形式出现的文化类综艺,每一期节目均以多元化的娱乐化表达方式普及了传统文化知识,而整季节目贯穿下来,也构成了一类传统优秀文化元素的整体表达,由此潜移默化地完成中华文化抽象内涵的传承和普及;这种创作立足点也可以是传统文化的某种具体表达形式,比如《叮咯咙咚呛》立足于传统戏曲等非遗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传统与流行混搭的大众化娱乐表达;比如《非凡匠心》立足于民间传统匠心手艺人,在引领观众进行深度的探寻与体验中寻访中国瑰宝级文化与技艺;再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立足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语言文化,在青年人一场场智力与记忆力的较量与比拼中引领观众深入品味语言文字之美。

600岁故宫因为有了青春的味道而活力四射。关于年轻人对故宫的热爱毛嘉并不意外,“年轻人并非对传统文化无感,文化积淀也并不意味着故纸堆,只是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频率去对接他们的话语体系。”《上新了·故宫》用一种更年轻更广普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正是呼应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来源: 天津日报

张梦雯表示,传统文化主题的设计实践经历让这些未来的设计师更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变成自己“基因”的一部分。参与《上新了·故宫》不止是提出设计创意,更是根植了学生们的文化印记。节目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结合的题材内容,青春活泼的表现形式,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比课堂教育更有效、更入心。张梦雯说:“学生通过认真思考,用每一处设计细节来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表达出其背后的文化故事的永久魅力和风采,以年轻人的方式向年轻人乃至公众进行传播。以故宫文创为代表的‘国潮热’,既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也表现出国内设计的水平和文化底蕴。”

在研究中李维观察到,“国风热”其实早在几年前已构成青年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圈层。汉服圈、古风音乐圈均已有一批稳定的青年拥趸者,并通过自媒体平台不断制造着属于年轻人的文化审美体验,这为文化类综艺提供了借鉴:青年的流行文化圈层本质上是背离主流文化圈层的一个相对体系,想要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要利用可以引发青年人共鸣的话语模式,变“对立”为“共通”。

在文化类综艺的节目制作方式上,除了传统的“你说我听”模式,以《上新了·故宫》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借鉴了户外真人秀、竞赛PK、情景小剧场等多种表达形式,从青年人的媒介接触需求出发,将视觉化表达、猎奇心理、故事式浸润讲述等多元表达穿插进行节目串联,使得高居庙堂之上的主流文化成为也可以吸引青年人关注的流行话题。同时。在文化类综艺的节目播出方式上,既有在各大视频平台与电视台共享的完整版节目资源,也有便于青年人在社交媒体、短视频APP中即时分享或二次剪辑的而拆分切割的小视频段落,比如此前的现象级文化综艺《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万能文艺青年”彭敏、“诗词才女”武亦姝,多渠道的节目传播方式助推他们在节目中展现博学多才的“高光片段”获得极高关注度,扩大了有识青年的节目影响力与时代感召力。

“任何一档文化类综艺都有时空上的限制,这决定了仅从节目内容中引导青年观众树立文化自信的能力也是受限的。因此,将线上节目的文化娱乐属性与线下延展的文化创意活动结合起来,吸引青年人自主探索文化的兴趣,是在文化类综艺中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积极舆情引导的关键。”李维表示,“《上新了·故宫》在这一点上的表现相当到位,每期节目均安排设计师打造故宫特色文创产品,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即可直接下单购买。而不同于其他文创产品的特色在于,每期节目的文创产品都紧密贴合该期真人秀探索的主题元素,线上节目兴趣构成线下商品变现的直接诱因,使得这些承载传统优秀文化基因的元素符号不仅存在于观众的眼中、耳中,也存在于他们的枕边、身上、手中……直接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趣,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实现深度融合和传承。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央视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其甄选出整季节目展出文物中的9件入选年度国家宝藏特展,选在节目收官之后的春节期间于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及各地博物院同步展出,立足媒体视听内容并提供线下延伸体验,吸引观众特别是青年人走出家门进行一场文化之旅,深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自然生发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