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第一医院ICU:不管平时或春节,忙碌是常态,温暖却常在

2021-02-20 20:05:20 作者: 淄博第一医院

7岁的孙浩博一向有一道无解的谜题,即:爸爸终究何时上班又何时下班?

谜题存在,以至于在孙家,相似于“爸爸今天是早班仍是晚班?”的问题简直每天都会呈现。

究竟,据他和5岁的弟弟调查,他们的爸爸好像永远都是一个大忙人,一忙起来,关于那个早班仍是晚班的问题,便没有固定的答案。

孙浩博的爸爸叫孙群,现年38岁,是淄博榜首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一名主治医师。与相同供职于这家医院急诊科的妻子王娜相同,两人已在这儿作业了长达11年之久。

11年的路很长,长到孩子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生长;11年的路也很短,短到上班、下班“医院——家庭”两点一线。

且在孙浩博看来,上述“两点一线”中,那个关于“医院”的点总是无限延伸,以至于他们一家四口团聚一同少之又少。

2021年这个新年,仍然如此。

大年三十整夜繁忙,与平常无异

有人说,新年是用一年的韶光,盼一场人世小团圆。而大年三十岁除夜,则是这场团圆的高潮。

不过,这一切在孙家并未呈现。

那是一个繁忙的夜晚,与平常并无特别。这是时隔数日,孙群对这个岁除夜最为直观的形象。

他说,自己从当天17:30分接过晚班那一刻起到次日清晨8点,除奔走于ICU各患者病房间,先后抢救3个急诊重症患者外,医院的走廊有他飞驰的脚步,心内科全院会诊中,有他的身影……

“会诊的对象是一名因急性心梗形成消化道大出血的高龄患者……”孙群清楚地记取,完结上述会诊后,深夜回到ICU的他又持续对担任的患者进行目标监测和药物办理……

等他回过神来,发现东方现已破亮,手机闪耀的音讯提示里,有妻子发送的岁除问好,有孩子们打来的视频通话……

“没有空看,没有来得及接……”孙群说。

这在医师、尤其是ICU主治医师孙群那里,已是常态。“在岗位上,咱们简直每分每秒都在与时刻赛跑……”

这样的赛跑不讲新年,没有岁除。“加上,ICU,是无菌阻隔的环境,这儿的每一位患者,都没有家族的陪同,只要咱们。所以,咱们得陪他们新年,过关……争夺提前让他们与家人团圆。”孙群说。

事实上,在淄博榜首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孙群的事例并非孤本。

“这样逢年过节不回家的日子,在平常也占了大多数。”该院一名人士表明。

据介绍,淄博榜首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总共46人,10名医师,36名护理,每年新年,这儿一向坚持全员值勤。

这个新年依旧是这样,“不管是家在外地仍是本地的,他们如平常相同,都不谋而合地挑选就地新年……”上述人士称。

至于大年三十的岁除夜,关于在重症医学科(ICU)作业的他们来说, 不过是作业中的一般一天。

“破例”陪同,把温暖带给患者

孙群他们的一般一日,关于这儿患者来说,却是最好的陪同。

腊月二十九,淄博榜首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进一位特别的急诊患者。

这是一位90岁的女人高龄患者,入院病因是脑出血兼并胰腺炎,且患有脑梗。白叟子女在外地作业,闻讯赶回淄博的他们眉头紧闭,守在重症医学科那扇房门外。

身为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的杜金云也证明,因患者年纪较大,身体各项机能恢复力较差,免疫力下降,再加上三病合发,其时入院时已休克,属重症危殆患者,当他们把上述情况奉告患者家族后,后者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此刻正逢年关,医院方面,考虑到家族期望患者能挺过来,过一个团圆年的火急,便“破例”让这位患者的儿子进入ICU病房,陪同母亲度过如此特别的大年三十。

当这样的暖心陪同遇到重症医学科(ICU)医护人员的尽心医治和精心呵护,大年初六,这位一度休克的垂暮患者总算化险为夷,顺畅出院。

上述事例并非偶例。腊月二十八,一名40岁男性患者突发感染性休克。

面临入院时已呈现多脏器功用衰竭及呼吸衰竭的这名患者,ICU医护人员马上对其进行各目标检测、血液净化、灌肠排便等,并安排全科评论其病况。

其时,因接近大年三十,被奉告老公病况危重,又不敢奉告家中老一辈,还有年幼孩子需求照料的其妻心情接近溃散。了解上述情况,ICU医护人员一方面在全力抢救患者,另一方面也极力安慰着妻子的心情。

“通过一天一夜的抢救,上述患者于腊月二十九日晚由昏倒转为清醒,大年三十认识逐渐明晰,病况好转,他的家人也在大年三十晚上定心回家过了一个团圆年。”重症医学科护理翟红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介绍。

这样的故事常常在重症医学科(ICU)产生。在杜金云、孙群以及翟红等看来,这儿尽管繁忙是常态,但病房中的温暖却也是常在。

ICU不再是与死神相接之地

重症医学科(ICU)被称为“生与死之间的最终一道门”,也是常常被称作“发明奇观的当地”。

这儿,随时能听到急救的警报声,随时能看到医师护理的匆忙脚步……“忙而有序的存亡战场”,这是科主任杜金云给重症医学科的定位。

“一般病房看病,ICU救命,咱们的任务,便是每时每刻,竭尽全力,当好患者‘生命的守门人’。”她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