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未成年人意识到离家出走的危险
“我们车站经常会接到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的警情。”安康火车站派出所民警黄凯扬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类孩子的身上有些共同点:性格比较内向,家人给予的照顾和关爱比较缺少,往往通过网络结交外地朋友后赌气出走。但他们并不知道会遇上什么事,遇到什么人。
事实上,很多未成年人贸然离家出走去外地见网友,并没有意识到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包括被拐卖、被诈骗等。
今年1月10日,山东一名乘警在动车上发现一名13岁女孩只身一人乘车,得知她是去外地见陌生网友后,问她:“没有危险吗?你不害怕吗?”
“不害怕!”
当乘警劝说女孩,找陌生网友,可能会面临无法预料的危险时,女孩却回怼道:“危不危险是我的事,我想去就去,这是我个人的权利。”
南宁铁路公安局柳州公安处顺德帮教小组长期从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工作。帮教小组负责人谢军荣观察到,近年来随着手机普及,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的流行,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和网络交友的行为增多,容易因为家长管教过严使其自尊心受挫,或放任不管导致其形成任性自我的性格,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容易闹脾气,诱发过激行为,而离家出走是青少年一种典型的过激行为。
“对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选择离家出走往往带着一种跟父母博弈的心理。”谢军荣说,因为未成年人在各个层面上都无法对抗自己的父母,因此唯有依靠自己的出走,让父母体验到失去,然后通过再次回归家庭,提升其地位或是达到目的。但贸然出走去见陌生网友,可能会面临被拐卖、被骗或是沾染不良习气等风险,甚至吃喝都不能保证,结果往往是伤害了父母,更惩罚了自己。
谢军荣建议,全社会应该通过加强教育,让青少年了解离家出走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伤害。当孩子出现过激行为的时候,父母不要片面打骂或是自责,应该是想办法找出原因,然后帮助孩子尽量避免过激行为,理解尊重孩子,多沟通。“对孩子既要关爱,也不能一味迁就;既要疏导,也不能在原则性问题上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