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等人领衔武汉首份新冠抗体长期调查:阳性者中八成无症状

2021-03-19 20:56:40 作者: 王辰等人领衔

和此前的SARS-CoV、MERS-CoV感染相比,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的特征之一是存在相当一部分的无症状感染者,这给人群中的真实新冠感染率打上了问号。

全球多个团队试图用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来更为客观地获得这一答案。北京时间3月19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和中国工程院等团队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Seroprevalence and humoral immune durability of anti-SARS-CoV-2 antibodies in Wuhan, China: a longitudinal, population-level, cross-sectional study”。

该研究系首项在武汉市居民中开展的长期血清流行病学的随访研究,揭示了武汉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动态变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辰院士系该论文的研究通讯作者之一。

王辰认为,“评估感染新冠病毒并具有免疫力人群的比例,对于制定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降低未来再发大流行的可能性至关重要。由于轻症感染者可能未就医,无症状者通常未经检测,确诊新冠的病例数与实际感染人数会存在很大差异——各国的经验与数据均相仿,这也是新冠疫情中的一种共性现象。”

论文显示,在2020年4月武汉解封后,研究团队在武汉所辖全部13个区,以严格的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556个家庭计9542名居民的代表性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抗体检测。

参与者需完成一份包含人口学信息和健康信息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曾被诊断患有新冠或自2019年12月1日以来是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在2020年4月中旬、6月中旬以及10-12月期间采集血液样本,检测是否存在抗体。如果受试者报告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且新冠病毒抗体呈阳性,则将其视为有症状感染者。

结果显示,在9542名受试者中,532人抗SARS-CoV-2抗体呈阳性,经校正后,推算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9%。

研究团队发现,女性抗体阳性率率高于男性,66岁及以上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医护人员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过去5个月去医院就诊人员抗体阳性率高于未去过医院的人员。

研究提到,在上述532名抗体阳性参与者中437人(82%)无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比例这远高于过去全球报道的40-45%的估计值。研究团队指出,受试者在报告过去5个月是否有过症状时可能存在回忆偏倚,但此研究不会明显误判有无症状,因为当时武汉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来识别每一个病例,武汉市民在疫情暴发期间很注意记录自己的症状。

研究团队还观察了中和抗体水平。在2020年4月,抗体阳性人群中有约40%(212/532人)产生了中和抗体。有中和抗体的人群比例在两个随访期内未见明显下降,2020年6月为45%(162/363人),2020年10-12月为41%(187/454人)。此外,对335名参加了全部三次随访的参与者中和抗体的分析,发现中和抗体水平在9个月内未明显下降。无症状感染者抗体水平低于COVID-19确诊者或有症状者。

王辰指出,“截至2020年4月8日,即使在武汉已有超过50000例确诊病例,其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仍很低,且其中仅有40%产生了中和抗体,提示人群仍普遍缺乏免疫力。”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也指出研究的局限性。由于大多数病例都是无症状的,未能在感染开始时即进行核酸检测,无法确认研究对象被感染及产生抗体的准确时间。他们指出,在2020年3月中旬至4月期间,武汉报告的新冠病例很少,因此可推测感染至少发生在采血前4周。此外,由于COVID-19相关症状是参与者自己报告的,另一个潜在的局限性就是回忆偏倚,尽管他们认为这种偏倚不太可能导致对无症状感染的发生率过高估计。

《柳叶刀》还同期刊发了澳大利亚多尔蒂研究所的Richard Strugnell教授和Nancy Wang博士针对王辰等人研究撰写的述评。Strugnell等人指出,该研究的发现使人们对大流行暴发城市的自然血清阳转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在检测、溯源和治疗资源远远不够的情况下,中国公共卫生系统成功控制了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

Strugnell等人认为,“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成功实施新冠病毒感染流行防控机制的条件下,自然传播后很可能不会产生群体免疫,这突出通过有效的疫苗接种策略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性。”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