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之间,心跳如常!苏大附一院心内科苏南首例Micra植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2021-03-22 12:16:07 作者: 无形之间,心

3月18日上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作为国内首批、苏南地区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胡大欢和家属在这次术后检查时,带来了一份诚挚的感谢。在蒋廷波主任的办公室上演了温馨的一幕:患者家属手捧一面写着“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大医精诚德耀中华”字样的锦旗,再三感谢蒋主任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对他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使他在住院及后期复查的过程中感受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的人文关怀温度。

(患者及家属赠送锦旗)

(蒋廷波主任为患者做常规检查及亲切关怀)

蒋廷波主任介绍了患者的相关情况:患者于2019年12月11日入院,为76岁男性,因心悸、气短伴头晕6月,伴长间歇。动态心电图提示R-R长间歇(最长6s),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症。但该患者上腔静脉畸形。若采取传统方法植入起搏器,电极无法植入。患者及家属均十分担忧。

蒋廷波主任和团队专家们经过术前缜密诊疗方案分析,同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选择了无导线起搏器进行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股静脉穿刺,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心腔内部,手术时间仅有30分钟,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大大改善、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术后反应良好,很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蒋廷波主任展示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

蒋廷波主任表示,传统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一线手段,自该技术问世以来,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使其重拾美好生活的信心。和传统起搏器不同,创新的无导线、无囊袋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体积虽然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但却拥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寿命超过12年。此外,患者植入该起搏器后仍然可以做1.5T(特斯拉)/3.0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满足了患者之后疾病诊断的需求。

(患者正在进行检查)

(患者及家属接受采访)

蒋廷波主任介绍到,无导线起搏器是国际新进的技术,也是两届进博会的明星产品,它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体验。无导线起搏器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患者以及感染高危人群、起搏器感染电极拔除术后无静脉通路患者,以及有美观要求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选择,希望这项创新技术和疗法可以快速推广和普及,让更多患者获益。(图片及供稿: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