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咖”云集,共话海南咖啡产业“发展经”
探索海南建设咖啡交易中心有效路径
■ 记者 夏贞吉 通讯员 钟贞慧
海南农垦报
海垦集团举办"海南自贸港建设下,探索交易平台助力咖啡产业发展"研讨会
视频号
三月咖啡红满枝。对于海南咖农来说,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
3月26日,海南咖啡产业迎来了好消息,由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海垦集团主办,海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携手海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承办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探索交易平台助力咖啡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国内多位咖啡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业内“大咖”齐聚海口,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
大批晾晒的咖啡豆。袁琛 摄
“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下,如何制定咖啡品种的价格指数,加强海南咖啡品种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此次论坛上,与会代表们围绕当前国内和国际咖啡交易所的行业影响、成功经验,对海南开发咖啡产品交易平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就海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如何建立符合咖啡品种交易、结算、信息、标准、仓储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务,开发适应国际市场的交易品种,设计出适应国际发展的交易模式出谋划策。
大家一致认为,展望未来,海南咖啡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也面临着重重挑战。
困难
海南咖啡产量少,无法满足大宗交易需求
众所周知,咖啡被誉为“黑金”,是世界上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贸易品。目前,全球咖啡种植面积已达18亿亩,年产量近1000万吨。其中中国的咖啡产量只占全球的1%,主要产自云南和海南。而海南咖啡相较于云南百万余亩咖啡种植总量,仅是零头。可以说,海南咖啡产业存在着产量少、亟需扩大国际影响力等不足。
海垦大丰咖啡产业集团工人在晾晒干燥咖啡豆。大丰咖啡产业集团供图
“海南未来建设咖啡交易中心,遇到的困难可不少。”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股东潘松表示,海南咖啡产量少,基本上满足本地消费市场都远远不够,更无法满足国际客户大宗交易需求。由于缺乏产量优势,海南咖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十分被动,“要想给海南咖啡产业赋予金融属性,必须确保产品供应充足。”
然而,就海南现状而言,从长期来看,海南咖啡种植规模并不容易扩大。海南省咖啡行业协会秘书长符长明介绍,海南咖啡产量受制约的主要有:一是台风多,种植风险大;二是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高;三是可种植土地面积少,缺乏大面积种植咖啡的条件。
此外,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山介绍,目前期货交易是国际咖啡市场的最主要方式。其中,美国洲际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等两家,基本上垄断了全球咖啡期货交易市场,中国咖啡长期缺乏话语权。如今,海南要想建设咖啡交易中心,撬动咖啡交易领域的存量市场,颇具挑战。
出路
自贸港风口之下,利用优势“借船出海”
近年来,在我国咖啡行业里,一直有一句话让人津津乐道:不产一粒咖啡豆的重庆,却做起了咖啡大生意,拥有全国最大的咖啡交易中心。这其中缘由,值得海南咖啡深思。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家“一带一路”政策赋予的开放优势,使咖啡交易中心能以重庆为核心,以渝新欧国际铁路为“动脉”,将云南以及东南亚、南亚等亚洲主要咖啡产区和欧洲消费市场紧密连接在一起,成为咖啡物流的重要集散地,形成对全球咖啡产业的辐射和集聚。
大丰咖啡种植基地里的咖啡果陆续成熟。袁琛 摄
“这对海南来说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天津兰澜咖啡供应链管理公司总经理郭峰硕认为,值此海南加快建设自贸港、打造开放新高地的背景下,拥有优良港湾资源和邻近东南亚咖啡产区国的海南,对国外咖啡交割有着巨大的地缘优势。
目前,东南亚国家的咖啡产量占全球的30%,而中国内地的消费市场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远超全球平均的2%增速,预计到2025年中国咖啡每年消费量将突破1万亿,前景广阔。这样看来,海南完全可以发挥国家战略的先行先试优势,以建设咖啡交易中心为抓手,实现“买全球”再“卖全球”的发展转变,推动融入到中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中,实现长期发展。
“中国正步入消费升级的新时代。”海垦大丰咖啡产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李豫认为,纽约和伦敦之所以成为世界咖啡交易中心,是因为邻近欧美巨大的咖啡消费市场。而日前,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GDP已经连续两年超过一万美元。中国正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浪潮,消费者将从应付生活转变为经营生活、享受生活,咖啡需求日益凸显。虽然海南咖啡产量少,但其品质高、香味独特等优势也成就了海南咖啡的商品稀缺性,可以走精品化发展道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属性。李豫判断:“海南建设咖啡交易中心,将有利于重新塑造海南咖啡精品形象。”
建议
建设海南咖啡交易中心应完善全产业链
日前,我省印发了《非居民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交易场所特定品种交易管理试行规定》,为海南交易场所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对于海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而言,推进海南咖啡品种交易国际化发展,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咖啡研讨会举办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