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数字鸿沟” 高济医疗发力“药+医+健康管理”适老化改进

2021-04-09 14:50:33 作者: 消除“数字鸿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部分数据

我们对老年人健康的关注应该日常化,不能只停留在疫情防控、重疾治疗等危急时刻,医疗服务的部署也应遍及家庭、医院以外的生活场景。这样一来,既可以予以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可以缓解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

社区,是除家庭外离老年人最近的社会基础机构;社区药房,其实正可以发展为老年人获取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平台和重要平台。

进入下一步讨论前,让我们先扩充一下对未来药房的想象。

想象今天的你跟往常不大一样,觉得身体不大对劲。想到这症状跟朋友前阵子说的很相像,你有些惶恐,点开某搜索引擎想求个心安,却越看越心惊,感觉每一种答案都跟自己完美匹配,感觉自己下一秒就要“go die”。

关上搜索引擎吧,点开未来的智慧药房的健康小程序和你所在的社群。

先在社群里简单咨询,社群里的健康管理专员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建议。如果不放心,你还可以上互联网医院,向专业医生问诊或续方。接下来,你只需要在线购药、医保支付,药房的工作人员就会在半小时内送药上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线上操作,但未来药房的服务,并不是在买药的那一刻结束。

平日无事,你可以到门店借助智慧设备进行疾病的检测及早筛,也可以定期参加教育讲座,学习健康知识。AI智能小助手会提醒你今天的天气对疾病的影响,给予饮食建议和用药提醒。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真的就在“弹指之间”。

想象结束。

由上可见,未来药房大可以在基层医疗服务上发挥无限价值,不必局限于药品零售功能。而上述关于未来药房的想象,其实已经在高济医疗的“智慧药房”中变作现实。如今,高济药房已达1万多家,覆盖全国21个省份、直辖市。

从营业员到店长再到区域经理,杨怡茹在高济阳光大药房扎根十多年,亲历并见证了智慧药店的进化。

十年前在药房,她只是站在柜台后为顾客按需取药;十年后的今天,顾客在她和同事的引导下走进门店的慢病管理专区,定期进行免费的血糖、血压、尿酸、眼底黄斑、转氨酶等多种项目检测;每月一至两次,药房还会组织社区居民参加主题患者教育讲座,每一场都有近百位社区居民参与,药店成为了健康科普的前哨。

为了与老年群体共享最先进的健康管理成果,高济医疗除了设计健康检测和教育讲座,还引进了许多新型的健康管理智能设备放在药店里。比如Airdoc,可以通过简单可操作的眼底检查,准确预警十几种疾病风险,帮助老年群体辩识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免其在各类良莠不齐的“养生信息”中增加疾病预防、治疗的成本。

“我们把老、弱、死都医学化了,认为它们只是又一个需要克服的临床问题。然而,在人近黄昏之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有生活。”在医学和文学领域两开花的奥利弗·萨克斯,颇有洞见地揭示老年群体的困境。

诚如斯言,除了生理需求,老年群体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同样不容忽视。比起视老人如病患,以医药手段打发,我们更应该创造富有人文关怀的环境和服务,使其拥有与其它群体相同的权利,去追逐有意义的生活。

“自己想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就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将心比心,是杨怡茹最常跟同事分享的经验。

与她对话,可以窥见隐蔽而真实的老年人生活图景:怕烧钱,出门不舍得打开移动数据;不知道怎么连接wifi,也不知道只要下拉页面就可以找到“失踪”的小程序;对待生人很警惕,对待熟人又愿意交付十分信任……

接待到店的老年人,杨怡茹总是很有耐心,乐于帮助他们熟悉智能手机的使用,即使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即使是帮爷爷奶奶们扫码领取隔壁超市的优惠券,也乐此不疲。

久而久之,老人们都待她如亲闺女一般。社区里的门岗大叔,见着面会亲切地唤她“小杨”。有奶奶自家做了包子,也会特意带上一些到店里。他们不若年轻人那般擅用智能设备,却比被“社恐”围剿的年轻人更擅长交际。

“我和父母离得很远,但父母会打电话告诉我,他们又去楼下的高济药房里测血压血糖,店员还帮着他们学用wifi上网。我就觉得他们从这家药店除了得到了健康方面的关照外,还有心灵上的慰藉。平时我都很少有耐心教父母怎么一步步使用wifi、怎么上网。”一位身在上海工作的陈女士分享道。后来,她又从高济健康Pro小程序上为父母订购带状疱疹疫苗服务、老人体检服务。

“不为什么,就因为父母信任了高济。”

老年群体正用自己的方式在和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交流,他们第一次“触网”买药,满足的不仅仅是身体健康的需求,也是心理上和时代一起奔跑的需求。

从无依之地走向有医之地

过去,长命的人并不多见;今天,科技、医疗的进步让高龄不再具有稀缺价值。阿图·葛文德曾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深切发问:“当‘老’像日落一样不可避免,当独立、自主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

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依然没有最优解。

值得玩味的是,现代社会对“老有所依”有所期待的,不止是老年群体。还有随时准备孤独终老的年轻人,以及负担着供房、育儿、养老等多重生存压力的中年人。

老有所依的“依”,在当下被赋与了更丰富的语义——可以不再是养儿防老的“儿”,而是更完善的养老机制、更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及更具人文关怀的生活环境等。

实际上,养老医疗的探索之路,我们已经走了一段距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个阶段,医疗、养老、健康、科技等都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今年亦是如此。其中,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支持,无疑为养老医疗、互联网医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打通线上医保服务,对普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而言,无疑具有更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