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抗污染,艺术家在山东制造了30000平米的超级鱼火锅

2021-04-11 09:41:58 作者: 为了对抗污染

对重金属污染议题的关注始于2018年。当时,坚果兄弟发现陕西小壕兔乡存在严重地下水污染问题,这让他认识到乡村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严峻性,也将更多底层人与自然共存的图景摆在了他的面前。此后,这成为了坚果兄弟关于环保议题艺术活动的重要发散点。2021年的重金属乡村巡演项目便是一次延续。

坚果兄弟对全现在解释,他原本并未执着于环保,做的艺术项目只是他作为一个活着的普通人最关注的基本问题,“空气、光、水源都是其中的问题”。在他看来,“艺术有时候是一个伪装,借艺术的名义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

坚果兄弟和雾霾砖。图片:受访者

“坚果是中国少有的从艺术走向公民道路的一个人。”郑宏彬评价,“他关心人的基本权益,且不是居高临下地拯救那种。”

作为一个走“荒诞路线”的艺术家,坚果兄弟说话时常带着一股不羁的戏谑,身体也随着摆动。但提到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时,他会突然严肃起来:“要敬畏,不要随意搬运大自然,因为人就是长在大自然里的。”

以下是全现在与坚果兄弟的对话实录:

Q=全现在

A=坚果兄弟

Q:这个“淄博火锅鱼”的线索是怎么获得的 ?

A:一个当地居民看到我筹备重金属巡演项目在征集(污染)线索。我们建立了联系,他把当地“小黄河”照片发给我,我看了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城市里怎么会有这么黄的河。原本,我想把这个想法交给他执行,但他一个人做不了,后来我和宏彬还有几个其他的朋友就过来一起做。

从接到爆料到执行完,大概一个多月。因为中间还需要找钱、拉赞助——这个活动是有人给赞助的,1万块。说实话,这是一个临时的机动项目,不是我们的重点项目。我们重点在做“重金属乡村巡演”项目上。这个工作量太大了,前期需要先做11个项目的调查, 然后再找乐队巡演,把我们搞得焦头烂额。涉及面比较广,资金难度也很大,感觉完全超出我们能力之外。

但玩火锅鱼这种,我们还算是比较轻松。

Q:为什么要叫“火锅鱼”?

A:这个(河的)颜色很像火锅,所以很自然很迅速就联想到了,可能也是因为前段时间在重庆住了四个月吧。想这样的创意,是我自己的一个本能动作了。我每年会有200多个创意,但真正能落到实践的只有三到四个。

坚果兄弟正在搬“鱼”。图片:受访者

Q:限制落地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A:资金。资金比较麻烦,一般要去找赞助,早期找不到就要用自己的钱或者众筹。还有另一方面是执行障碍,一般最好在异地执行。火锅鱼这个我们选在本地执行,就要尽量避免干扰。我们当时的办法是赶早,凌晨四五点开始行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到了,动作要迅速。

Q:你们前期怎么调查的?

A:我们在当地时间呆了一个星期,前几天走访调查,后几天做“火锅鱼”。

对当地情况的了解也是有变化的。一开始我们围绕“小黄河”做调查,随着调查深入,发现淄博当地还有地下水污染,而不可见的污染是更严重的。于是我们又去了一个地下水污染严重的村庄,发现村民只能花钱买桶装水喝。很难想象淄博还有这样的地方,起码安个自来水管也好嘛。

污染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我们做了检测,结果也有发布。我们这次有一个成员叫张文斌,是专门做环境保护的志愿者。我自己没有环保专业知识,只是一个普通人,更大的作用是连接他们。

Q:“火锅鱼”具体是怎么做的?

A:我们在距离河道几公里外一个废弃很久的煤矿里搞了两个通宵。还好,没人管我们,后来听说那里发生过杀人事件,可能就是因为太恐怖了,所以也没人碰我们放在那里的鱼。

做鱼主要是吹气球。我们在淘宝上买了50个鱼抱枕,还有一些辣椒(抱枕),鱼是120厘米长,辣椒80厘米。因为担心里面的棉絮会吸水,比较重,所以只买了外边的套,然后再买一些气球塞进去。每一条“鱼”里放了三个长气球,当作“脊梁”撑出形状,再放一些圆的小气球进去。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撤离的时候可以比较迅速,拿刀直接戳破,体积变小,就可以撤了。

在废弃的矿区内“做鱼”。图片:受访者

其实我们执行了两天,两次。第一次用了一个20x20米的网,想着把鱼绑在网上,这样好撤。第一天凌晨到那儿后发现搞不定,网都扯到一起了,站在路边怎么抖也抖不开,焦头烂额,才决定推迟一天。推迟一天还经历了一场雨,河的颜色变淡了一点,但是也没办法。

第二天也是天没亮就出发了,到那里大概六七点吧。我和宏彬穿着打鱼那种塑料套装连体裤下的河, 因为怕鱼漂走,还给鱼绑了石头。为了展示全过程,我们俩需要在里面动起来,不然画面太像一张图。所以我们就拿着竹竿,来回拨一拨鱼。

我们和其他艺术项目的另一个不同是,后者可能更多局限在艺术圈里;我们则更需要一些普通人参与进来,包括线索征集和其他各个环节都是,需要发动更多普通人。

Q:普通老百姓能接受你的表达方式吗?

A:他们主要看效果。比如我在小壕兔的时候,小壕兔的人和我沟通方式也挺特别的,有的村民和我聊天都是叫“领导、领导”,我说我不是领导。我去之前,他们也不知道我是来干嘛的。在他们印象中我就是一个长头发、拖鞋,穿得也不是特别好的人。但是这样也好,他们觉得你不是上面派下来的,不是那种西装革履的,也会对我们产生更多信任感 。

至于作品他们可能确实不理解,但是知道最基本的就行了 ,知道我做这个事情是什么目的,了解到这个层面他们就能接受了。我还有一招,就是把我之前做的事情讲给他们听,他们就理解了。包括哪些项目、得了些什么奖,听起来可能还可以,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