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大象公会

2021-04-16 23:39:07 作者: 人为什么会感

不过,与社交机会和社交技能相比,对孤独感影响最大的,是一个人的社交心态:一个人怎样感知和评价自己的社交体验。

一个孤独感强烈的人,容易对周围的社交线索产生不安全感和警惕感。他更容易把社交场看作为一个危机四伏、有威胁性的地方。

对于尚未发生的社交互动,他会抱有较为负面的预期,觉得将会有不愉快的体验到来。

对于已经发生的社交互动,那些负面的话语、表情、场景会给他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遗憾和悔恨多于快乐。

孤独感强烈的人出于这些负面的记忆和预期,在社交活动中会倾向于表现得冷漠与消极,而这些消极动作会引起其他人的消极回应,从而一次又一次地令自我预期成为现实。

久而久之,一次次的挫折下,孤独感强烈的人会更加倾向于与其他人保持距离。一方面内心的社交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害怕靠近他人。

这种持久的孤独感决不是一件好事。孤独感会带来巨大的情绪,智力和身体代价。

有危害的孤独

在情绪方面,孤独的人更容易焦虑和愤怒,更容易感到压力,会睡不好觉。抑郁和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

在心智方面,年轻人会因持久孤独而面临大脑的执行功能降低,更难以抑制自己的本能反应。老年人会因为长期孤独而智力受损,增加罹患阿兹海默氏病的风险;高孤独感的人罹患阿兹海默氏病的风险比低孤独感的人高两倍。

? 愉快的社交对老年人保持智力很重要

而在身体方面,孤独会让一个人更容易血压升高,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对孤独感的测评可以预测未来三至四年的全因死亡率。

因为,孤独感强的人,更容易把社交经历解读为负面的威胁和危险,既渴望社交又逃避社交。这会引起身体对压力的应激,激活体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释放皮质醇等物质。

当孤独感强烈的人早晨醒来,他的唾液中皮质醇浓度更高;而频繁的应激会导致血管等处的炎症反应,产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 如果早上醒来口中有孤独的味道,感到干渴和金属味,那可能是皮质醇引起的味道。

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不那么孤独?

应对孤独,也可以靠增加机会、增加技能和改变心态三种方法。

有时,一些最简单的改变,都能增加社交机会,让人不那么孤独。

有人曾在一个老年人公寓的大厅提供每日量血压的服务。排队量血压这件事,为许多老人们增加了见面聊天的机会。一段时间后,社区老年人的孤独感明显下降。

实际上,国内不少面向老年人的保健品,采用社区免费问诊、入户推销等方式,打的正是这种抚慰孤独的牌,通过聚会和访问为老年人减轻孤独感,引导老年人消费。

提升社交技能也有一定用处。研究发现,简单的社交技能培训,如怎样与人交谈、怎样打电话、怎样恭维别人和应对恭维、怎样面对沉默冷场、怎样穿衣打扮、怎样得体的亲密……都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交快乐,降低孤独感。

而在所有方法中最有效果的大概还是认知行为疗法:通过简单但不懈的训练,学会识别出自己社交体验中那些自动产生的负面想法,如「我不行」、「他不喜欢我」、「她轻视我」、「他们无视我」。并认识到,这些负面想法只是自发生成的心理假设,常常并非事实,并逐渐减少这些负面想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