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维权女子被行拘,特斯拉不拿出数据怎么让人信服

2021-04-20 15:48:01 作者: 车顶维权女子

文| 令狐卿

4月19日,女车主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维权,后续反响已经呈现。特斯拉方面除了公司通报,全球副总裁陶琳也有回应,基本立场是“车没问题”“特斯拉不会妥协”。女车主同样延续其三月维权的立场,不接受特斯拉方案。因为扰乱公共秩序,包括河南女车主在内的两名维权女士被上海警方处以行拘五日和行政警告。

究其根本,女车主在车展媒体开放日维权,是要借助新的焦点来解决她们与特斯拉的消费纠纷。其中,河南女车主张女士表现得尤其激烈,她爬上特斯拉展车,高呼“刹车失灵”的口号,与展台保安对抗,最终被抬走。从媒体曝光的角度,这次有计划的维权赢得了舆论关注,这是女车主的胜利。

女车主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维权

特斯拉女车主受到上海警方的治安处罚,这在意料之中,处罚理由也是成立的。这种代价肯定也是女车主计划中的一部分。但要强调的是,警方处罚闹场的女车主,只是针对其维权的后果,并不代表警方对消费纠纷的态度。即使女车主被拘留,也不意味着特斯拉有理,只是加重了它与维权消费者的僵局。

河南女车主张女士与特斯拉结怨,是因为她的父亲3月初在驾驶特斯拉带着全家人出行途中,特斯拉追尾前车,万幸的是没有伤亡发生。就此,张女士认为特斯拉刹车失灵,要求退车处理。而特斯拉方面则称后台数据显示正常,车祸与车无关,是超速导致。这是张女士与特斯拉之间的第一次协商失败。

在大闹上海车展后,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称,“最近特斯拉的负面新闻都是张女士带来的”,显示了坚持三月份立场的不妥协态度。两下的隔空“交战”显示,双方都坚持己见:特斯拉认为张女士不接受第三方鉴定,张女士则认为特斯拉指定的第三方没有相应资质,而且与特斯拉有合作关系,拒绝它来鉴定。

现在的情形已经很清楚了,车展风波的当事方只是在重复旧有的立场,重复早就说过的话,在事实层面毫无寸进。一方是决心要个说法的女车主,一方是大受欢迎的电动车国际品牌,两下各有凭借:女车主凭借舆论壮大维权的声势,特斯拉则借助实力和势力不为所动,两下无论如何不能自行解决矛盾。

今年3月,河南张女士坐在特斯拉车顶维权的视频被热传

在这样的情况下,工商等有关部门不能再作壁上观,面对如此典型的维权事件不能再缺位了,必须要介入进来,推动这起消费纠纷的解决。进一步来说,特斯拉在中国区市场产生了众多消费纠纷,这些纠纷涉及刹车失灵、失控等主诉,纠纷有类型化的特点,给予一揽子的总体解决很有必要。

有关部门的介入,也最符合双方的利益。女车主对特斯拉不信任,那有关部门就加以组织监督,提供有公信力的鉴定机构。特斯拉认为后台数据证明其清白,那就调出特斯拉全部数据加以分析,给予是或非的定性。这样的介入方式不只是解决个案纷争,也是为应对电动车这一新技术产品的未来所需。

电动汽车在制造商那里,被定义为一种嵌套了汽车外壳的电子产品,在面临消费者维权时,习惯使用技术数据作为“挡箭牌”。与特斯拉这样的商家对决,消费者被置于技术不对等的不利地位,容易遭到建立在技术优势上的傲慢对待。这样一种技术壁垒导致了维权无能,也助长了特斯拉的固执。

要打破消费者与特斯拉之间的技术壁垒,单靠消费者的个人努力是不现实的,特斯拉几乎没有内生的动力对外完整公开其数据,只是给出一个“车没毛病”的结论,反复保卫这个立场。但是,对于此类消费纠纷的解决,只有特斯拉掌握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技术壁垒需要开放其数据才能消除。

因此,女车主与特斯拉之间的矛盾,不是一起简单的消费维权个案,它涉及到特斯拉这类新型技术巨头如何正确处理其市场领导地位的关键问题。而这一市场优势地位,建立在其自说自话的后台数据之上,成为黑洞一样的存在,一般消费者根本无力撼动,必须要由主管部门撬动特斯拉的数据铁幕。

张女士购买的特斯拉Model 3在事故中受损

而在特斯拉的“母国”,17日晚,一辆在得克萨斯州公路上行驶的特斯拉遇到安全事故,导致两人死亡。当地警方表示,事发时车辆处于无人驾驶状态。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发推文称,基于“到目前为止已恢复的数据日志”,这辆车上可用的“自动驾驶”(Autopilot)功能并未启用。同样是以数据作为“挡箭牌”,不过美国警方已经表示,调查人员周二将对特斯拉发出搜查令以获取在得州发生事故的车辆的所有数据。

就在得州事故发生前几个小时,马斯克在推特上声称自动驾驶功能比驾驶员驾驶安全得多。这种对技术的自信也体现在特斯拉的公关上。特斯拉公关一直强调其拥有的新技术,潜台词是消费者没有适应新技术,导致了不必要的消费纠纷。实际上,电动汽车无论是政府层面的政策鼓励,还是因上牌难推动消费上规模,早已从高精尖技术成为消费产品。强调神秘的新技术,实际上罔顾现实,这种不恰当的自我神话必须要由有关部门来打破。

特斯拉车主的诉求也许不一定全都对,但特斯拉简单粗暴的“车没问题”立场,不仅无助于矛盾的化解,反而令问题积重难返。采取过激的维权方式是这一矛盾激化的表现,好就好在,针对电动车市场的头号品牌,具体的维权疑点和难点尽数呈现,僵局暴露无遗,监管部门下场裁决,正是合适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