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解敏4月29日报道:据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消息,我国空间站的核心舱“天和”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正在进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为什么要建空间站?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从零起步,制定“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并安全返回地面。这一步随着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步,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2019年7月19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指定位置,第二步任务也已经完成。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实验室,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也就是俗称的中国的空间站计划,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常驻的大型空间站——“天宫号”。
空间站怎么建?
空间站的建设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试验阶段于已于2011~2020年完成。此前我国曾于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先后与无人的“神舟八号”以及载人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对接,成功完成了航天员的短期驻扎任务并且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先后与载人的“神舟十一号”以及无人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对接,完成航天员中期驻扎任务并掌握空间补给技术。
2021年开始正式组建常驻的“天宫号”空间站。核心舱的发射是构建“天宫号”空间站的重要起点。我国预计将在此后的2年时间里进行11次发射。此次核心舱发射完成后,将发射“问天”号、“梦天”号实验舱。后续还将发射4次货运飞船“天舟”以及4次载人飞船“神舟”,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三室两厅”空间站建在哪儿?可以“住”多少人?
搭建空间站的整个过程犹如搭积木,需要在太空中借助机械臂系统,逐渐把整个结构搭建起来。在空间组合成基本“T”字型。
“天宫号”约60~180吨级,基本构型由一段核心舱+两段实验舱组成“T”字体,两段实验舱分别长期停靠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货运飞船以及载人飞船分别对接于核心舱前后两端。建成后将运行在340–450公里近地轨道,额定乘员3人,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设计寿命长达10年,将支持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和工作。
核心舱是干嘛用的?
即将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命名为“天和”源自天枢与太和,寓意天地人和。作为空间站的枢纽,核心舱长 16.6 米、最大直径4.2 米,重量达到22.5 吨。
核心舱是整个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主控舱段,它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同时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核心舱有三个对接口,可以对接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能满足3名宇航员长期在轨驻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