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地方碳交易市场与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关系,安丽表示:“全国碳市场将会在‘顺利对接,平稳过渡’的基调下,逐步纳入八大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将不再在试点交易所进行交易,而是直接进入全国市场。未被纳入全国市场的行业还会继续在试点市场进行交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地方的试点市场和全国市场会并行。”
如何管好碳资产?
自从低碳经济概念提出以来,如何管好碳资产成为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后,对于即将和已经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的企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碳资产?安丽建议:“对企业而言,必须认识到碳排放是有成本的。企业未来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约束,对于碳中和的减排目标,这些任务将会分解到各个企业。”
企业要实现对碳资产的有效管理,首先,要摸清家底,通过深入了解碳交易机制的原理和规则,合理规避风险,积极争取盈利。目前,很多企业对碳资产的认识还很片面,例如,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认为碳资产的管理与其无关,没有认识到碳资产的金融属性,更没有注重碳资产管理对于碳市场价格、财务风险、企业利润等各方面的影响。
其次,要积极探索寻找新技术、新产品、新手段及合适的减排路径,以减排促进主营业务的转型升级。此外,还要善于利用碳市场带来的机遇,因地制宜地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有效盘活碳资产,通过多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有效降低企业资金的使用成本,以实现碳资产效用最大化。
企业的利好
碳排放交易收益达1000多万元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企业富余的碳排放指标不愁卖。陈塘庄热电厂的碳排放指标总是很快被买走,买家中不乏一些钢厂、化工厂等高耗能企业。
陈塘庄热电厂,从2016年就参与到天津地区的碳市场交易中,几乎可以算是我市参与碳交易最早的企业之一。
“至今碳排放交易已累计卖出100多万吨,收益达1000多万元。”天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赵德朋告诉记者。
随着《巴黎协定》的生效,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重视起自身的碳资产管理。赵德朋就是负责天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碳资产管理的专业人士。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该公司累计完成节能量9.91万吨,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的198%,企业碳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市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发展的新路
建立绿色账户 奖励绿色消费
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十四五”时期,天津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低碳发展。一方面,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持续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加大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另一方面,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同时,加快推进“871”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通过扩大生态空间容量增加碳汇,到2025年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5%,构建贯通天津南北的生态廊道。
一系列新的探索正在津沽大地展
■ 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产品解决方案,打造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天津已在绿色农业领域取得突破。2020年9月22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基于蚂蚁链的绿色溯源平台上线,给绿色农产品发放“数字身份证”。在绿色金融领域,积极探索碳金融创新,助力政府与企业建设绿色金融标准、政策和认证体系等基础设施。
■ 推动以市场手段实现生态补偿,增加森林、海洋、湿地等直接碳汇,通过碳交易、碳普惠等途径间接增加碳汇,促进全市碳排放早日达峰。目前,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与津南区共同探索将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双城之间绿色生态屏障项目整体打包,核算林区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即碳汇量,在环境权益交易机构进行碳汇交易,将绿树成荫转化为真金白银。
■ 开展碳普惠示范,调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积极性,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一方面围绕衣食住行,整体谋划、有序实施,逐步丰富公众绿色低碳生活场景,激发低碳活力。重点基于新能源车使用、分布式光伏、垃圾分类减量回收、私家车停驶、公交出行等公众低碳行为等低碳绿色场景,建立绿色账户,通过积分奖励促进低碳行为和绿色消费。
……
“天津市已经把支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做成北方碳交易中心和绿色金融平台列入‘十四五’时期重大创新行动。尤其是天津自贸试验区提出探索建立甲烷、碳捕获特色交易中心,开展减排量开发创新试点等举措,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后期再发力提供了极大的政策支持与发展后劲。”安丽表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将继续完善、丰富天津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推动开展区域用能权和排污权交易等,助力天津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赵德朋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将企业在上一个履约期富余的碳排放指标放到市场上去交易。
赵德朋清楚地记得,最初进行碳交易时,每吨碳排放的价格在十几元,最便宜的时候到过七八元,而目前,每吨碳排放价格已经涨到二十多元。
“这对主动节能降耗的企业来说是利好。”赵德朋说,“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倒逼企业加强内控,企业如果不能在节能降耗上做好控制,就得付出更多的排放成本。”
理论上,只要低于国家公布的碳排放基准或满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要求,就会为企业创造额外效益,减排力度越大,创造的效益越多,会为技术、工艺先进企业实现多种经营创造条件。
“碳资产收益能够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特别是每年供热季前集中购气的支出,还可以投入到新技术改造上。”赵德朋说,虽说1000万元在企业总体营收中占比不高,但也为企业盈利创造了机会。
碳排放价格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合理波动,从而释放碳排放价格信号,反映边际减排成本,最终形成总量控制、价格变动、技术进步和减排成本降低之间的周期性良性循环。
随着碳交易制度的健全以及碳市场的逐渐成熟,企业的碳资产管理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对于高排放企业而言,甚至开始影响到其财务报表。企业必须尽早开展碳排放管理,将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为自身在低碳时代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