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男孩耗时10年,把冷门手艺做到顶流:这件事,我想做一辈子

2021-05-01 17:27:14 作者: 90后男孩耗

老肥是一只猫,养了16年。

习惯坐在院子的板凳上,皱着眉头注视来往的行人。行住坐卧总是懒懒的,连它离开的那天,也懒得告知老崔一声,便走了。

老肥生前照片

老崔心疼过,他托人找到白宇东,想把老肥做到皮子上:「你相信这个皮子吗?看着毛茸茸,摸着也是毛茸茸的感觉。」

老崔急了,对于这个小生命,他不知道怎么表达才是准确的。可老崔相信对面和皮子打了十年交道的白宇东,一定懂。

《老肥》-白宇东皮雕作品/图:赵清

「我想我很适合做一个记录者。」

皮雕十年,白宇东常常能把语言中难以说清的情愫,温柔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海边守望的小美人鱼,骷髅恋人的爱情故事,守护银河的猫咪……都在他的作品里有一席之地。

马未都老师定制的猫盒

作为手艺人,白宇东的性格里藏着天然下沉的部分,一笔一划,不紧不慢,老练的手法驾着刻刀,倒像是融在一起似的。

「毛发的雕刻没有什么捷径,只能一根根刻,所以你看到有多少根,我就刻了多少下。」

耐得住长久的孤独,是成为一位皮雕手艺人的先决条件。拿起一件作品,你会很清楚地看到,故事的轨迹如何行走。刻痕不但没有被遮盖原本的皮相,反而在手里、在阳光下映射出朴素的真实感。因此,有人把皮雕物件上的走线称为「景色」。

「皮如纸,刀如笔」,这种雕刻工艺轻柔细腻,用刻刀在皮面刻画出深深浅浅的纹路,图案密集却也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皮质原本的模样。

雕刻后的物件,相比精巧,更多了些朴素的手艺。他憧憬小小的刻痕布满皮面,绒毛根根分明,又呈现着被随手揉乱的趣意。

相较原貌唯一的与众不同是,勾勒出这些「朴素」线条的青年,也曾为一个梦,年少轻狂过。

白宇东作品-《暗虎》

「画画这件事,母亲总是支持的。」

谈到母亲,白宇东眼前忽然晃过太多被触动的情感瞬间。他深知完成艺术梦想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可无论如何,每年夏令营的画画班,自己从未错过。

小时候,当别的孩子都手捧塑胶玩具时,小小的他习惯呆在忙碌的母亲身边,静静看着母亲纳鞋底,有时即便不说话,也安心。

白宇东作品-《玉兰山雀图》

或许连白宇东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母亲手里的针线,会化作浑然天成的基因,在他长大后以另一种方式被接过。

「第一次看到皮雕作品,我被惊艳了,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当时还是大学生的白宇东,拿出整个暑假打工赚来的钱,买下一套皮雕工具。

白宇东的皮雕工具一角

刻刀下的精妙艺术,像一本总也写不完的书,一笔一划,成为他的独自疯狂。

那段时间,白宇东习惯在早晨7点端出器具,一件件摆上桌,静悄悄地忙碌起来。想到身边的室友都还在睡觉,不敢有大动作。

有时刻着刻着出了错,想折返回去又不能,停下来一遍又一遍地琢磨。手下皮面娇嫩,下了刀便不可反悔。

「皮雕不同于其他创造,但凡烙下,便无法褪去。」每一步都要想得很仔细,走得很小心的态度,便是在那时炼成的。

白宇东作品细节图

有趣的是,每当进行到“雕刻”这一关,便成了考验室友情感的关键。

因为是新手,白宇东并不知道做皮雕需要在大理石上工作。宿舍里的木质桌面,不可避免地开始以刻刀为中心,向方圆5米内传出“铛铛铛”的声响。长此以往,隔壁的室友习惯了定时“登门拜访”:

「12点了啊睡觉了,别敲了。」

提起这件事,白宇东笑了:「每天忙到夜里12点,忘了吃饭是常有的事。」

对皮雕的热情淹没了他的大段时间,哪怕有一个进步的细节,都能让他觉得欢喜。年少时面对所爱之事的莽撞,回忆起来依旧是温热的。

白宇东工作图

皮雕,像一个又远又近的梦,挂在他的心口。再次拿起刻刀前,他决定前往意大利Polimoda深造。

让作品接近艺术创作的维度,并不容易。年轻的学生被抛进全新的领地,看见什么只觉得新鲜,拼了命完成的作品,带到哪儿都不至于遗憾。对皮雕这件事,他下了狠心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