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医务工作常常被人习惯性挂上“年龄的标签”,觉得“姜要老得辣”。然而在抗疫战场上,众多年轻的医护工作者扛起了社会赋予的责任,呈现了年轻一代医务工作者的时代担当。
2021年五四青年节到来前夕,记者采访了贵州青年村医、中医大学生、援鄂医疗队防疫队员、一线临床医生等。他们中,有人认为中医是最“酷”的学科,有人在基层村卫生室寻找“人生的答案”,有人在学医这条路上一路直博“carry”全场……
他们的故事里不仅有“白衣执甲”,还有青春绚丽,以及追求内心理想与价值的力量和勇气。
记者:陈李育 李曜
2019年7月,从毕节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毕业的李士梅,回到家乡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成为这里最年轻的村医。
选择做村医的原因简单,恰逢毕业时,邻村高峰村的卫生室唯一一名医生退休,三渡镇医院院长找到李士梅,问她愿不愿意回来。想着去试试也未尝不可,李士梅便一口答应“我来!”
高峰村,地如其名,是遵义市新浦新区海拔最高的村庄。全村面积2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411人,其中328名是老人,分散居住在村里。
李士梅在村卫生室的工作除了诊疗,还要定期入村随访,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家里,为他们量血压血糖、指导用药,给村里的老人体检,做好健康监测,及早地发现问题,避免身体出现大的疾病。
刚开始,村民们看到新来的村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并不信任。好几次,李士梅一进屋,就被村民赶了出来。小姑娘脸皮薄,很沮丧,但凭着年轻的冲劲,李士梅没有气馁,第一次被赶出来,就去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久而久之,在这些琐碎的工作中,李士梅逐渐得到村民们的信任,并主动打电话询问:“妹子,到哪点了?今天检查什么?”
山路蜿蜒,村户与村户之前又相隔很远,李士梅日复一日地穿行在山间,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弯,为分散居住的村民们送医送药。
一年过去了,哪家老人行动不便需要上门服务,哪家有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重度精神病,李士梅都摸了个透。
每周,李士梅都会抽出时间准备执医考试,同时学习业务知识。常常有人问她,作为一名基层卫生室的医生,你到底在拼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李士梅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一件心事。某天,她结束一天的随访工作,走在回村卫生室的路上。路过一块风景优美的山坡时,想起学医期间看过的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李士梅心里突然有了疑问:“我会一直留在这里,与青山相伴吗?”
一年多过去了,李士梅找到了答案。
“或许一开始确实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和抱负,可工作了一段时间,跟乡亲们相处了这么久,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李士梅答得真诚。
“村医工作虽然比不上在城市的大医院上班,但同样也是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李士梅确定,现在自己不仅要留下来,还要继续精进业务“拼下去”。因为就算身在平凡的岗位,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担起自己的职责,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那么“平凡的岗位,也能有不平庸的人生。”
“只要我做好村民的健康‘守门’人,即使在基层,我也可以有一片广阔天地,也可以大有作为。”
说完这句话,李士梅又背起医疗箱出发了。这一次目的地在山顶,住在那里的付老伯身患高血压,还在等她去做这个季度的健康检查。
记者:陈李育 李曜
海报设计:刘丽蓉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