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人物·文化守望者 | 秦发忠:面具后的“守土”人

2021-05-08 09:46:01 作者: 天眼人物·文

秦发忠即便从小看着地戏长大,也从未深究过这面具背后的故事,客户多问两句,他同样也会语塞。这些问题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销售的门槛,只要不是外出推销的日子,他一有空便骑着车在各个寨子里转悠,专找地戏班子的戏师或寨老,打听傩戏、面具和屯堡村寨那些古老的故事。

刘官乡的傩雕热潮冷了下来,这门生意便集中在秦氏和当地几个制作大户的手上,2003年,秦发忠的生意从量变迎来了质变。这是特殊的一年,SARS(非典型肺炎)疫情困住了秦发忠外出的脚步,但也是在这一年,安顺市成立了穗黔物流,打通了货物流通的道路,秦发忠不用再费力带着货物到处跑,而是招来了80余个傩雕手艺人,扩大生产,依靠此前十来年积累的资源进行订单式销售,平均每5天就有一车傩雕工艺品从安顺送往全国各地,而秦发忠也在当地成了傩雕产业的领军人物之一。随着安顺市对屯堡文化的发掘以及文化旅游的重视,2005年,便有了首届贵州黄果树瀑布节暨安顺屯堡文化研讨会的举办,也促成了秦发忠与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徐杰舜结缘。

秦发忠正在介绍自己心爱的傩面具

自从秦发忠掌握了撰写论文的技巧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人类学高级论坛中,他用质朴的语言将十多年来走村串寨搜集的素材一一倾吐,同时也带着技艺亮相 贵州多个民族民间传统技能比赛。

命运总是不按常理出牌。2006年,在多方引荐之下,有外来投资商与秦发忠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双方共同注资在安顺的一处产业园内办厂。一心想扩大产业的秦发忠毫不犹豫将所有积蓄都投入进去,谁知合作进行到一半,对方毁约,秦发忠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直到2007年,他机缘巧合认识了一名企业家,淳朴的性格和精湛的技艺让对方颇为赏识,为他牵线搭桥带来不少新业务,秦发忠才逐渐从欠债的泥沼中爬起来重新上路。也正是这一年,他意识到想要发展本土文化产业还是得靠当地人,他发起并成立周官村傩雕协会,决心带着质朴的老乡们一起闯荡。

经历跌宕起伏,秦发忠的事业终于步入正轨,但他心中还有一个难以纾解的结。

痴迷地戏和傩雕的秦发忠早就发现,如今的村寨已不如当年般热闹,他无比怀念儿时挤在人群中看地戏的时光,可那些意气风发的地戏艺人如今都已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们烂熟于心的地戏全本也快随着岁月的吞噬被埋没进黄土中,秦发忠萌发了一个念头:造一间傩文化博物馆,留住那些即将消逝的历史。

2013年,就在他从未离开过的周官村,傩文化博物馆破土动工,他投入了数百万积蓄,直到2016年,这个收藏了数千副面具,以及他多年来搜集整理的地戏唱本的博物馆正式建成,免费对外公众开放。

资金捉襟见肘,这座博物馆便承担起更多功能,一边是面具加工的场所,一边是展陈的地方,二楼是工作室和吃饭的地方等,再往上,他开辟出几个客房,用于接待到此参观的游客或艺术院校的师生。乡村旅游的模式初现雏形,但秦发忠在拓展新业务板块的同时,更关注着这个生养他的村寨,他看着村里那些留守的妇女和残疾人,感觉自己该做点什么。

傩文化博物馆耗尽秦发忠积蓄,但这是他的梦想

很快,他收了一些徒弟,大多数是当地妇女和残疾人,一些残疾人吃住在他家,跟着学习傩雕手艺。此后,在与当地政府和各方资源的助力之下,他又陆续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安顺木雕技能培训”“残疾人就业培训”等培训班,傩雕手艺早已打破了过去“传男不传女”的陈旧规则,渐渐演变成了一项扶贫产业。2019年,秦发忠的公司在安顺市“千企帮千村”行动中 对口帮扶了周官村和嘉穗村,并与青岛市北区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申报了扶贫车间,解决了更多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秦发忠的傩文化博物馆获得各种荣誉

秦发忠说他有3个愿望,一是建造一个傩文化博物馆,这个愿望已完成大半,依旧在不断填充内容;二是将他这几十年来搜集、研究和思考的傩文化成果集结成书,为后人留下参考的文本;三是带着更多村民走上傩文化产业这条路。

在如今的刘官乡,疾步走过的“嬢嬢”们依旧用白色布带包裹着一丝不苟的“凤阳头“,身着鲜亮的青色或蓝色长袍,前襟边上流绣花纹十分惹眼,腰间一块黑底绣花布裙,走起路来宽大的衣袖和后腰上的“丝头系腰”有规律地摆动。白墙灰瓦的房子与别处无异,但你能从每家每户外墙上挂着的那副傩面具察觉到不同。时代浮浮沉沉,600多年前的历史在这个屯堡村寨依旧有迹可循,无论是对所有 屯堡人还是对秦发忠个人而言,时间的淘汰纵然毫无情面可言,但总有些东西能换个方式顺应这个时代而生。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文字编辑/向秋樾

视觉编辑/彭芳蓉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