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络上某品牌大量被拆开的奶制品被整箱倒掉的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网信办近日在发布会上披露,将开展“清朗·整治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专项行动,规范明星及其背后机构、官方粉丝团的网上行为,严厉打击网络暴力,引发网络粉丝群体非理性发声、应援等行为。人民网推出“三问”系列报道,探讨“粉丝非理性应援”背后的法律问题。
打开某应援软件,可以看到诸多集资“打投”明星的项目……随着追星低龄化,诱导未成年人借贷、鼓动未成年人“追机”等现象层出不穷。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了解到,诱导未成年人借贷追星、无底线追星的行为或将触犯法律。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日施行,新增“网络保护”专章。专家指出,各网络平台应积极履行责任,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应从现有案例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司法保护。
借贷追星是“为爱发电”还是利益勾连?
为明星“打投”要多少钱?打开某应援软件,可以看到诸多为明星应援的项目:航站楼广告投放16000/周、某二线城市灯光秀联动30000元等等,一些项目甚至需要粉丝们集资高达60万元。而在该软件榜单上,单名粉丝应援两三千元不在少数。
一次次“打投”的背后,是粉丝一次次掏出真金白银。在过去,“造星”更看重个人专业性,粉丝往往是旁观者角色。而现在,节目组将主动权交给观众,“打投”越多,偶像的人气越高,出道的概率越大。
然而,在追星过程中,一些后援平台以语言诱导粉丝借贷追星,其中甚至不乏很多未成年粉丝。
一方面,在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时,铺天盖地的网贷广告一遍遍跳出,造成错误暗示;另一方面,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借贷平台,把本应该拒绝的信贷业务审批通过,让青少年轻易借到钱。而这种网贷低龄化蔓延的趋势隐蔽程度高,家长和学校多不掌握,缺乏干预和引导,已对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诱发犯罪。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梁指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如果放贷人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不特定的未成年人发放贷款,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另外,如果放贷人在合理债权范围之外以欺骗、暴力威胁等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的,还有可能会涉嫌诈骗、非法拘禁罪或者其他暴力犯罪。”李梁表示。
“机闹”导致航班延误追星是热情还是无理性?
除诱导未成年人贷款追星之外,一些应援平台组织的追星行为也已触犯法律底线,对未成年粉丝群体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在某组合的演唱会现场,为提前抢占应援位,两名组合成员的粉丝团大打出手;未成年人为追星花费巨额费用,最终不得不采取诈骗等手段获取钱财;为追随偶像,粉丝组团买机票全程追踪,堵在登机口,导致航班起飞延误两个多小时……
对此,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分析道,扰乱机场等公共场所秩序,或扰乱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
专家指出,对诱导未成年人非理性、无底线追星的后援团体,应予以严查、严管、严厉制裁。
这类追星行为不仅违反法律,还会对粉丝群体中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价值取向造成不良影响。种种无视法律约束的无底线追星行为,会在未成年人的成长道路上形成错误示范。
5月12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公告。对于个别综艺选秀节目中,暴露出过度消费、非理性“应援”等问题,公告强调,将进一步积极引导演员经纪机构会员,加强对演艺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粉丝正向引导,引导网络平台企业会员规范商业活动,夯实企业社会责任。
引导未成年人理性追星需多方力量共同推进
追星本是个人行为,为何要对未成年人追星予以更高关注?
“未成年人社会阅历较浅,缺少独立的辨别能力,更容易受到群体影响。而现在饭圈大多被平台、赞助商等资本设定的规则裹挟,给粉丝灌输‘你不花钱偶像就没有未来’的观念,在高凝聚力的群体中,粉丝有着被社群接受的需要,希望‘与群体保持一致’,这种社群压力对未成年人的控制更为强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陈满琪表示。
引导未成年人理性追星,需要多方力量共同推进。监护人、行业平台、商业机构、监管部门等都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加良好的网络环境。
“引导未成年人需要司法力量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齐抓共管,亟需监管部门通过执行内容监管法律、规范相关主体行为的方式进行引导。”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四新建议,“要从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加良好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严格落实平台管理责任。”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自2021年5月起至2022年12月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其中包括“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及时受理并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投诉、举报,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和采取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等等。
“面对粉丝低龄化的社会现实,无论立法层面还是监管方面,都应予以高度关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小军表示,“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应从现有案例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及时刹住未成年粉丝无理性追星的风气。”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