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学生、家长的“强制下载”

2021-05-15 08:00:35 作者: 困扰学生、家

■万思、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黄玉龙/文

虚构教师任教经历、引用不真实用户评价、相关课程均未以标示的划线价进行过交易...近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乱象,作业帮和猿辅导被顶格处罚。在此之前,学而思、新东方在线等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已被顶格罚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不少家长向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投诉,部分中小学强制学生下载“作业帮”、“七天学堂”等学习类APP。记者了解到,2019年,江西省教育厅已下发了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停用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审查制度。

打着公益教育的幌子做广告家长苦不堪言

“各位家长,作业帮高质量公益免费直播课,主要针对本学期所讲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给学生查漏补缺的机会,减轻家长在家辅导负担。”

这是一则出现在南昌县芳草学校班级群里的消息。消息一出,家长群里顿时“沸腾”。不少家长吐槽,“说是自愿,实则是变相强制。”

南昌县芳草学校其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没有手机,只能由家长以孩子的名义下载注册使用,这无形之中给工作繁忙的家长增添很多麻烦。“这种都是开始免费,后来就不断给家长洗脑,后续要交费。”该家长告诉记者,“老师经常在班级群里要求家长进各种平台学习,下载各种APP,填调查问卷。很多类似的课程,要家长带着孩子学,其实都是打广告,也没有相关文件。家长都怕得罪老师,不得不参加。类似情况不胜枚举,徒增家长和学生压力。”

更让家长觉得离谱的是,学校还打着公益教育的幌子做广告,比如消防直播课,全程没有讲解多少消防安全知识,直播人员一直在卖力推销并怂恿学生购买水基灭火器。从家长提供的直播截图,记者看到,直播人员手拿灭火器正在讲解,有网友询问“买一公斤,还是买两公斤的划算?”

不少家长对学校的这种行为感到十分疲累,“现在的学校怎么了,还是在教书育人吗,我小孩在这里不是学习的,而是成了‘工具人’。”

家长查分靠网络平台想知道详细情况得付费

南昌市民王先生的孩子在豫章中学读初中,他向记者反映,班主任上学期在家长群通知,现在开始实行电子化管理,将会在“七天学堂”APP中进行电子阅卷和发布成绩等班级管理工作,要求家长们都进行下载注册,并表示是免费使用。之后确实该APP上会定期公布孩子成绩,但王先生确发现,想要知道孩子的具体情况,比如试卷详细情况、学习掌握情况分析等,就需要额外交纳每个月30元的费用,王先生试着交了一个月。

交费到期后,王先生就开始不断接到“七天学堂”工作人员的电话,向他推销后续服务和其他课程,让他不胜其烦。王先生认为这种行为属于变相收费。

记者通过手机下载该APP发现,想知道更具体的情况,得充会员。会员价格分月、季、年卡办理,会员有很多特权,包括等级位置、成绩趋势、偏科分析、失分统计等。家长吐槽说,出成绩,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本来就是学校的义务,现在却跟软件公司搞起了合作。

市面上有“查分”功能的App并不仅此一家,记者下载了一款名为“智学网”的APP,可以看到孩子考试成绩,但是“错题本”查询不到,记者通过“在线客服”咨询,只有会员可查看全部考试错题,会员到期就无法下载导出。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这类App大多选择和学校合作的方式,校方提供用户的真实姓名、班级、学科等数据。

王先生称,过了一个学期后,班主任又继续发了一条类似的通知,但这次却要求家长们安装使用另一个名为“作业帮”的APP,说是上面会有题型讲解等内容,之后又是类似的套路。王先生疑惑:“我们每个家长都装了好几个软件,也不敢卸载,不知道这些软件是不是和学校有关系才能这样推销。”

学校成了诸多软件的“争夺之地”南昌市教育部门将介入调查

如今,不少企业正在通过与各个学校合作,以各自开发的教育、学习类APP抢占教育市场,一个个打着“减轻家长负担”“帮助孩子学习”旗号的APP逐渐编织成一张网,将许多中小学生及家长裹挟其中:有的粗制滥造,存在管理漏洞;有的夹杂广告,诱导消费,有的虚假宣传,名师难辨真伪...

记者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搜索“作业”关键词,就出现“作业帮”“作业帮直播课”“作业帮口算”“小猿搜题”“作业大师”“一起作业”等数十种学习类应用软件。其中,“作业帮”“一起作业”在同类软件中下载率排名靠前。这些学习类APP功能上存在差异,会员价格不一,信息服务也不一样。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企业通过合作形式进入中小学校后,家长一方面质疑其在运营过程中的收费行为,一方面担心学生隐私遭泄露。“软件注册时,要填写学生姓名、学校、班级,信息怎么保护?”

据了解,南昌多所中小学通过“一起作业”“作业帮”“小盒课堂”等应用软件以班级为单位布置作业或者任务。甚至还有家长吐槽,“有时候,一个阶段就要下载一个APP,或者一个竞赛、活动,就要关注公众号,下载APP。”

就此事,南昌市教育局将介入调查。

网友关注热点问题学校如何把好选用关?

记者通过采访将网友关注热点问题进行了罗列。

1、哪些学习类APP可以进校园?哪些APP是明令禁止入校园的?

2、学校如何把好选用关?主要从哪些方面审查?

3、学校在推荐线上培训机构之前怎么考察师资力量,线上课程教学质量谁来监管?网上宣传的名师辅导,哪里可以查询到教师是否有这些从业经历?如何辨别真伪呢?

4、中小学考试查分、试卷分析都依赖网络平台,那学校老师职责又是什么?

5、绑定APP或者购买服务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学校是否有一定的利益抽成?

6、学校里还有一些和学习无关的直播课、填写各类调查问卷,更是让家长深受其扰。这方面,怎么监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