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天地宽,新市民“菜篮子”里的新日子(《中国青年报》2021年5月6日)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3000多名村民从大山深处搬到位于县城的阳光馨区小区,菜市场是他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小小的“菜篮子”里也装满了这些新市民的新日子。
一个地方,城市发展的好坏,是市民幸福感获得感的直接体现。城市发展和城市进步,不管是环境的改变和城市能级的提升,都是为百姓谋福祉,只有坚持把群众放在心上,切实为老百姓着想,才能让老百姓得到真切的实惠。
作为一个城市的新型群体新市民,其中,农民占绝大多数,把农民工改称“新市民”,实际上是破除一种歧视性称谓,进城务工人员带着“农民工”这一称谓,首先自己就有客居心理、自卑心理,一些市民也会对他们怀有排外心理、歧视心理。有了这一称谓上的改变就会名正言顺,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也要看到,如果仅仅是称谓上的改变,没有实质性变化,我们说的“积极意义”就只是心理层面的,远远达不到让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的目的。因此,采取相应的工作手段,创造良好的新市民工作环境,提供实在的保障,新市民的新日子将越来越红火。
把贫困农民搬出大山,不仅拓展了农民的眼界,同时,也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使他们能够融入到城市发展这个主体中,从而担当起建设城市、服务城市的重要责任,成为城市的主人。
政府服务工作,必须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做好城市工作,更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主要元素是人,这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要创造更多的条件,惠及最广大的市民,更好地增强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个小小的菜市场承载的不仅是市民的生活,同时也承载着迁居城里新市民的梦想,这里有他们新生活的梦想,有他们美好前程的梦想,有他们给子女一个发展环境的梦想。这些虽然看似平凡,但从中衍生出的就是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双流区航空经济局 高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