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喜爱的“慢就业”,是“懈怠”还是“专注生活”?

2021-06-12 01:02:10 作者: 这届年轻人喜

“如果以赚钱来衡量是否成功,那我是不能再失败了。”——紫霞(2019届毕业生,在聊到“慢就业”时的发言)

现在,“慢就业”愈发受到年轻人们的喜爱,许多人对于“慢就业”的不了解,加大了对这种选择的质疑和批评。然而,对于现在许多的年轻人们而言,“工资”早已不是代表成功的标签,他们所追逐的,是内心所驱使的“人生价值”。

“慢就业”是什么////

///

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如何走。

自去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关注。2020年9月,半月谈撰文指出慢就业需要“冷思考”;今年5月,教育部特别提出要针对“慢就业”人群提供更加精准化的服务。

种种迹象表明

“95后”毕业生们的就业观念

正在发生变化

他们为何选择慢就业?

又如何看待自己的选择?

///“想干点不一样的”

“不想当美术老师、设计师,想干点不一样的。”紫霞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

△ 紫霞(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毕业两年,2019届版画系高校毕业生紫霞到现在为止没有正式入职过任何一家公司。他目前住在家里,父母帮忙缴纳社保,从统计分类来看算灵活就业,每月开销在1500-2000元,基本维持收支平衡,偶尔需要父母接济。

这样一个画像过于简略和刻板

远远不能还原一个人的真实状态

对于他来说,这些过于清晰的选择太没有挑战性,“很多人都在做,不差我一个”,那版画系还能做什么呢?

△ 紫霞的版画作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紫霞还没有想好,但他知道自己想干点不一样的。“有价值的、有潜力的,更有回报的”。

探索就业方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职业的发展方向很多时候与个体经验相关,由于有一位家庭成员是视障人士,也有一些朋友从事相关的公益活动,紫霞很快找到了一个看起来很有意思的方向——艺术疗愈。

△刘海粟美术馆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合作的艺术疗愈活动,图片来自网络

艺术疗愈或者说艺术治疗,是一门跨艺术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科。根据美国艺术理疗师协会的定义,艺术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提供非语言表达和沟通的机会,允许当事人通过其非口语和口语的表达及艺术经验,探索个人问题及潜能。

“在WABC(无障碍艺途)的经历还挺好的。”紫霞很快锁定了提前进行职业方向了解的地方。

WABC是一个为精智障碍人士提供艺术疗愈服务和公众倡导活动的公益项目,紫霞在这里担任了很长时间的助教,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艺术治疗师的工作。

“很多人觉得说你这么顺利,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

我在这里花了几百个小时。”

这份工作最终给紫霞带来了更多机会。2019年毕业之后,他在这里作为治疗师为特殊需要的人群提供了半年的服务,一起共事的朋友为他介绍了一份新媒体工作,让他得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与沪上主要开始艺术治疗的艺术机构和从业者建立了联系。

△ 紫霞工作过的一个助残服务品台

///“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

对于“慢就业”

社会各方的评论也褒贬不一

有的网友认为

“现在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真的很难”

也有网友说

“过去的方式,到了现在可能不管用了。”

早在去年,《半月谈》就谈过“慢就业”需要“冷思考”,“慢就业”对于年轻人们而言,应该是一种“主动选择”,是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念与目标而产生的对生活、对就业的尝试;而非由于“就业难”而“被迫选择”,前后二者含义有着天差地别。

紫霞现在已经给自己规划了一条路:一方面在公益等各种组织服务,一方面面向个人或者团体进行有偿的艺术治疗,“两条腿走路”,路的终点则是从事艺术治疗也带有公益性质的社会企业。同时,他也希望自己有一个更专业的学术背景,正在进行相关专业的考研准备。

△ 紫霞的版画作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也有职业榜样,专业、勤勉、努力”

但可能“赚得不那么多”

对于紫霞来说,毕业两年慢就业既意味着不设限的经历、自由的探索就业方向,也意味着物质的相对拮据,以及更好的职业规划和行动力。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旭

编辑:卫宜斐、小能手

审稿:李宏洋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