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钢铁大王,48岁被发小杀害,儿子10年败光他43亿遗产

2021-06-15 01:02:02 作者: 他是中国钢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前言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穷不过三代,富也不过三代,这句话被用到了许多的事件之中,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王朝之中尤为明显,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即使是到了现在,也依然有许多的家族在后代的挥霍下,将第一代人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败光,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就是后代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或者说后代没有经商的天赋,由于这种原因倒闭的大部分都是家族式企业。

而中国的山西就曾经有过这样的家族企业,父亲突然被害,他临危受命继承这些财产,最终却败光的故事。他就是曾经山西的首富,钢铁大王李海仓以及他的儿子李兆会。

出生贫苦

1955年,李海仓出生于关公故里-运城。那个年代有个专用词来形容山西,那就是煤老板,也是靠着这些丰富的煤炭资源,山西诞生了许多的''煤老板'',以至于到了现在,人们见到山西人后,必问的一句话就:是''你家有煤矿吗。''

虽然李海仓出生于山西,不过他却没有出生在一个''煤老板''的家庭,相反他的童年过得还比较贫苦,也正是这样的童年造就了李海仓坚毅的性格,为他以后的辉煌路人生提供了不少帮助。1975年当时还是工厂的一名小员工,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努力,仅用两年的时间就成功的当上了肥皂厂的厂长,这个厂长一待就是10年,他任职期间,将肥皂厂的管理的井井有条,利润也翻了好几倍。

当肥皂厂稳定之后,他就盯上了当地的煤炭资源,然后利用当地现成的资源,集资40万,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焦化厂。在焦化厂盈利之后,他又创建了和焦化厂配套的钢铁厂。也是凭借这个钢铁厂,他一步步的走到了山西首富座位。

悲剧的开始

仅看这些成就的话,那么李海仓的人生是励志的,也是别人学习的榜样,不过再加上另外一个人的话,那么他的人生就只能用悲惨来形容了。这个人就是他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冯引亮,他们两人的人生刚开始的还是不错的,冯引亮有一家造纸厂,刚开始的收益也很可观,只不过随着政策的变化,他的造纸厂也不得不倒闭关门。

而当时的冯引亮之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只能一直在吃老本。而作为发小的李海仓就不一样了,那时李海仓的钢铁王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建造中,正是这种身份上带来的差距,才是导致李海仓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

在造纸厂干了几年的冯引亮身上多少有点社会恶习,他先后向李海仓多次借钱,也曾向李海仓高价售出他曾经造纸厂的那块土地,刚开始碍于发小的面子,曾借过几次钱,奈何随着次数越来越多,甚至最后还将他的土地准备高价卖给李海仓,最后都被李海仓给拒绝了。

身份上的差距以及李海仓的拒绝帮助直接让冯引亮动了坏心思。2003年冯引亮在得知了李海仓的具体行踪后,便在他的办公室等他,也是因为冯引亮经常来,都知道他是李海仓的朋友,所以就没有人拦着他。这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另一原因。

等到上午11点左右的时候,看到李沧海进来的时候,他们两进行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对话,内容还是在要李海仓高价买他的地,而李海仓的结果依然还是拒绝,冯引亮就拿出了他藏了许久的手枪,将李海仓给杀了。而冯引亮最后也紧随其后自杀了。至此,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天降巨额

李海仓的去世,他的儿子就理所应当的继承了他父亲的所有财产40亿,而当时的李兆龙只有22岁,一个大学都还没上完孩子,就来接手这么大的一个集团,其压力可想而知。不过幸运的是,集团内部并没有出现什么大乱子,钢厂的利润不减反增。

然而,也正是这样,李兆龙开始看往新型行业发展-金融业,然而隔行如隔山,仅仅只是有钱而不懂的话最后只会散尽钱财。李兆龙就是这样的典型,这些新兴行业如同一个无底洞,渐渐李兆龙的钢铁公司也快支撑不住了,直到2018年被列为失信人员后,他父亲给他的家底已经败光。

结语

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优秀的年轻人,只有年轻人,因为只要是年轻人,就一定会犯年轻人的错误,而往往可怕的并不是这些错误,而是那些不承认错误的人。这才是致命的。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评论分享,我在这里等你!

参考文献:

《运命论》

来源:小鑫吃鸡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