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门诊 他又“变身”村民家庭医生

2021-06-16 07:00:43 作者: 刚下门诊 他

小康见证人

何学钰,眉山市青神县人民医院内三科副主任医师,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家庭医生。2003年从泸州医学院毕业后到青神县工作。从医18年,他的身上没有更多耀眼的光环,但却在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口碑。既要在县医院诊疗疑难杂症,又要常年进村入户,用最朴实的语言,让村里的慢性病患者懂得了健康知识和正确的治疗方法。

小康感言

我是一名基层医生,最能体会方便就医对农村群众的重要。从医18年,我也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群众健康的关心和关怀。尤其是近年来,新医改为基层群众看病就医带来了巨大变化,群众现在小病有家庭医生,大病有专家,重症有绿色通道转城市大医院,住院治疗有医保。可以说,曾经的看病难、看病贵已得到有效的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过去,群众的健康有了保障。□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石小宏

一位常客每周到村里慢性病患者家中巡访

6月9日上午11点,刚刚上完门诊的何学钰便和科里的护士一起,带着巡诊箱,匆忙登上了医院专门的“两病”(高血压、糖尿病)直通车。当天,他们的目的地是南城镇的几户慢性病患者家里。在与南城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会合后,直通车停在了百花村9组村民罗建容的家门口。

“哎呀,你们又来了。”罗建容与何学钰的家庭医生团队打着招呼。进门后,团队成员们熟练地分工协作,有的打开记录着村民健康情况的平板电脑,有的拿出血压计、血糖仪开始检查。“最近身体有没有什么不适?药是不是坚持在吃?”何学钰一边询问着罗建容的身体情况,一边观察检查结果。在详细询问和检查后,何学钰对罗建容的高血压用药进行了调整。

从罗建容家离开后,一行人又赶往了另一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村民家中。

像这样到村民家中巡访,是何学钰每周的“必修课”。

何学钰告诉记者,自从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他就成为了第一批成员。这些年来,无论是作为普通医生还是专家,无论是一般医务人员还是科室负责人,他都没有丢下家庭医生的职责。也正因为身兼“数职”,在何学钰的时间表里,几乎就一个“忙”字。

每次下乡,他除了帮村民看病外,留下电话号码也是他必做的事,一旦村民有不懂或身体不适时就给他打电话。这也使得何学钰的电话不断。“这其实就是进步,说明大家已经在关注自己身体变化,把健康放在心上了,这里面也有家庭医生的一份功劳。”何学钰说。

一个变化群众满意度从82.7%上升至96.4%

村民有了家庭医生,不仅降低了村民小病拖成大病的可能,更是增加了村民的健康观念。

53岁的南城镇南沟村人窦其龙5年前查出高血压和糖尿病。虽然在卫生院拿了药,但比较随意,没有按时服用,血压和血糖始终控制不好。入户随访的何学钰几经劝导,正确服药后,窦其龙两项指标归于正常。

“其实,家庭医生自实施以来,在措施、方法上也在不断地改变。”何学钰告诉记者,过去,青神县的家庭医生是采取“一对一”模式,就是一个医生确定负责一个或多个慢性病患者,要求双方定时联系,效果有限。现在,则改为“2+3”团队模式,由县上的2名专科医生加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3名医生组成10个家庭医生团队,对全县实行分片包干。

“方法上也采取了绿、黄、红三色分级管理模式。”何学钰说,高血压、糖尿病“两病”控制稳定的由村医管理、随访。控制欠佳,药物需要调整的为黄色,由卫生院管理、调整。控制效果不好,满意度不高的为红色,则由县里的专科医生负责。这样一来,责任明确,效果也好。

而更让何学钰和慢性病患者们高兴的是,今年1月起,青神县实行了慢性病打包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一年一次性交120元,糖尿病患者交240元,全年所有的药物、检查和服务实行全包干,卫生院定期配送药品并进行检查,每个季度还有专家随访。“两病”患者自费比例由以往的42.48%分别下降到10%(参保职工)和20%(参保居民),大大提高了慢性病治疗的质效。

“现在,我们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由过去的3500多人,增加到12000多人。更可贵的是在家庭医生干预下,村民的健康观念大为改变,前往医院治疗的‘两病’患者比过去少了三分之二,群众满意度从82.7%上升至96.4%。”何学钰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家庭医生的一员,最高兴的就是看到村民们能健康地生活。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