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间的快乐还给孩子们

2021-06-16 11:34:37 作者: 把课间的快乐

□ 热点聚焦

安全困境让很多学校和教师根本不敢让学生课间随意自由活动,更遑论“疯一把”了

□ 许朝军

曾经,课间时光是这样的场景:同学们三三两两围成一团,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有的扔沙包、有的弹玻璃珠,直到上课铃响才气喘吁吁、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然而,中小学课间十分钟逐渐变得“静悄悄”,孩子们只有喝水、上厕所才被允许离开教室。如今,针对一些学校出于安全和便于管理的需要,限制学生课间活动和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情况,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不得对学生课间出教室等设置不必要约束。

“静悄悄”的课间10分钟现象由来已久。2019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估计谁都知道课间10分钟对学生成长和学习的积极意义,但目前学校和教师谁也不敢擅自鼓励孩子课间去随意玩乐,因为安全这个“紧箍咒”实在是太厉害了。

学生在课间活动时一旦出现磕碰或者意外伤害,学生必然遭受痛苦,恐怕一些家长也会不依不饶,紧接着的可能就是无休无止的问责处理,如果再有舆论介入,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安全困境也让很多学校和教师根本不敢让学生课间随意自由活动,更遑论“疯一把”了。

“静悄悄”的课间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也不利于教育管理人性化底蕴的释放和凸显,但其确实能有效保证校园安全和平安稳定。从这个角度分析,让课间由“静悄悄”变为欢天喜地的欢乐场景,其实也并非难题。只要解决了安全恐惧症和焦虑症,恐怕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为此,当务之急除了要教育引导学校、教师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权益,从管理角度消除“课间圈养”的现象外,还需要给学校和教师更大的“改革”底气。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致力于构建健康的平安校园生态。从建立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学校家庭矛盾化解机制、校园意外伤害科学处置机制等方面入手,让抓安全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正确面对成长与安全、教育与关爱、呵护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从源头上消除束缚学校和教师管理关爱学生手脚的“紧箍咒”,为消除“静悄悄”的课间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要建立科学的校园意外伤害及安全事故第三方干预处置机制。对于校内安全事故,联合安监、公安、卫健、教育、工青妇、信访、社会治理、司法援助等部门,建立科学的校园意外安全事故第三方协商处置机制,坚决打击违法“校闹”,用法律支持学校和教师捍卫权益,用治理匡扶学校、教师和家长、社会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处理秩序,赋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管理底气和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的信心。

同时,学校要做好科学的安全保障工作。一方面是加强学生日常安全防护技能和安全常识教育,让学生能主动远离危险和危险行为,不至于在面对意外伤害和事故时手足无措,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科学的安保网络,强化校内教师执勤和安全监管,同时积极引进校园安全第三方责任保险机制,为科学预防、处置课间学生意外伤害和不安全事故等奠定扎实基础。

当然,要想把“静悄悄”的课间变为“快乐课间”,还需要在活动场地保障、错峰时间安排、活动内容和方式选择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跟进举措,只要我们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实施人性、理性、科学而善意的管理,课间10分钟也必然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美好场景与发展进步的最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