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几天前,我和一个浙大读博的基友约饭。
基友长期怀有一颗求爱之心,自身条件不错,性格和善,但一直寻偶无果。聊天对象不断,终究没有一个成为伴侣。那些和他说早安,道晚安的聊天对象,几乎都是同校的,甚至是同一宿舍楼的学弟。即使有地缘优势,他人皆如流动的水,终究没有一个安定下来,完成从“聊友”到“男友”的角色转变。
基友和我抱怨:“在学校找对象太难了,选择面太小太狭窄,聊来聊去都是学习和科研,很无趣。等毕业了进入社会,选择面大了,生活丰富了,找对象就容易多了。”
基友的感慨,和我的感受恰恰相左。
我近来愈发觉得,进了社会,怎么找个对象这么难?基的差异怎么会这么大?
02
读书的时候,找对象的方式与如今没有本质的区别,论坛、QQ群、微信群,交友软件,线上向线下延伸。要说最大的区别,那时线上的接触范围,几乎都是同校,或者邻近学校。当然,年纪也相仿。
那时候接触的人,有些观念、思维、生活态度,是不需要讨论就彼此一致的。比如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想法,要坚持阅读,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时间,对自己的专业/事业要热爱。之后的接触,是已经建立在这些相同的基础价值之上的。
这好比是我们讨论早餐是吃中式还是西式,讨论的前提是双方都认为吃早餐是必须的。
这些相同的基础价值,关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我称之为“生命底层规则”,在我进了社会后,发现差别很大。
在软件上,遇上一个合眼的人,双方愿意彼此交流,聊着聊着,你会发现,那些生命底色,各方并不一致。
你问他有阅读的习惯吗?他说自己多年不碰书。你喜欢将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甚至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价值的事,他们发愁的是,这一天如何打发掉?你觉得事业应该是自己热爱的,是自己愿意花毕生时间去投入、去奉献、去探索的领域,他们说事业就是干一天,拿一天钱的事,不开心就辞职,与是否热爱没关系。
关于金钱,不管收入多少,你习惯强制储存一部分,为买房、为养老做准备,他们却将大量的钱花在酒吧、游戏等项目上。这些开支,他们自己也说并不能获得成长价值,就是为了消耗光阴。
关于学习,我理解有些人天生对书本没有亲切感,但学习方式有很多,听讲座、看视频、逛展览、拜访前辈;不,他们都不会,他们不会考虑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们是压根不考虑学习的问题,宁愿在软件上直播自己打游戏,也不学习。
后来和另一个入世的朋友(深爱对方6年的Gay情侣,到底为啥分手?的男主)交流感受后,朋友说,读书时找对象容易,因为学校本身已经做了一层筛选,共同学校里的人“生命底层规则”更相似。入社会找对象难,是因为我们成长了,定型了,不愿意改变了,不管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他人。
03
20岁左右的年纪里,遇见一个人,即使对方和理想型有出入,一旦动了情,总会不由得希望对方变得更好,催促对方变得更好。陪着对方在天微亮的时候站在校园的湖边朗读英语,傍晚一起去操场跑步,晚自习到图书馆闭馆才一起离开。回了宿舍还不忘相互叮嘱温习明天的功课。
那个年纪的我们,期待对方变得更好,愿意花时间督促他变得更好,似乎他变得更好,两个人的未来就会更好。
“现在呢,遇上一个合眼的人,当他对时间、学习、工作、金钱态度与你差异很大时,你会想改变对方吗?或者说想愿意督催对方努力吗?” 朋友问我。
我回答:“不会了。第一,我没有权利强迫他人的生活观念与我相同,且我的生活态度不一定就比他人更好;第二,改变一个人,很难。”
朋友继续说:“你看,问题在我们,我们变懒了。我们对爱情不想再投入了。我们只想找一个和我们底色相同的人,不想再花时间去改变一个人。即使这个改变的方向,大众意义上来讲,是往更好更优秀的方向改变。”
我们的意识里,越来越关注自我,我们知道,将时间花在他人身上,让他学习,进步,不如将时间和情绪花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好。
我们不愿意改变别人,也不愿意改变自己。
朋友自己是不愿意的。因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已经定型了,且认为这种生活态度是最合适自己,利于自己成长的。
朋友说:“我都30了,我是不会愿意为了一个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些整天泡夜店的妖艳野gay,我才不要和他们一起生活。”
04
“我倒觉得进入社会找男友,才更稳妥更容易。学生时期因为有相似的目标,毕业、考研、工作,很多所谓相似性都是那个特定时间段和地点造就的,相互的认同感很脆弱。或者说,学生时代的价值观也没有多稳固,很多东西要在社会各种场景磨炼才能越来越明白。不参杂世俗杂质的学生时期恋情固然单纯美好,进入了社会因为每个人的境遇会逐渐把每个人雕刻成更真实的自己,那个更真实、清晰的自我一旦出来了,真正不适合的、磨合不了的,就会真的淘汰掉,指望一致的环境来裹挟恋情的发展,有点外求了,靠不住,更何况环境肯定会变化的。就算两个人进入同一家公司或者住一起,彼此生活的“境遇”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求同不能但求环境的相同。”
关于这个问题,众基如何看呢?
来源:民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