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变3万多?“e互助”宽进严出谁来管?

2021-06-19 16:34:56 作者: 30万变3万

2015年湖北鄂州的严女士接触到一个名为“e互助”的网络互助平台。按照当时销售人员的说法,“e互助”可以为罹患癌症的互助会员提供帮助。想到可以奉献一份爱心,关键时刻还能得到帮助,严女士就充值了100元成为了会员。2019年6月,严女士被确诊为乳腺癌,可她与“e互助”在互助金的具体金额上,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严女士介绍,2015年她充值了100元成为“e互助”的会员,根据协议,一旦罹患癌症,她可以享受“抗癌互助计划”(中青年版)最高30万元的互助额度。

“e互助”每个月会定期从严女士的个人账号上扣除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的金额,用于帮助其他罹患癌症的会员。由于每月扣除的钱不多,时间长了,严女士就忘记了这码事。直到2018年7月,在“e互助”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她才想起来继续充值。

2019年6月,严女士被确诊为乳腺癌,7月她向“e互助”平台申请30万的互助金。“e互助”在受理后表示,因为严女士2018年重新充值后差一个月未满一年,所以即便审核通过,她也只能按照30万的7.5折领取,也就是22.5万元的互助金。

随后,“e互助”委托独立第三方机构展开实地调查,在这个过程中又出现了新问题。原来在2016年,严女士因为浅表性胃炎导致的胃出血住过一次医院,住院时医生询问她过往疾病史,严女士表示自己2012年得过甲亢,医生就在其病历上标注了甲亢病史。

正是这份甲亢病史,让“e互助”认为严女士有主观隐瞒既往疾病史之嫌,所以只能按照低度救助标准提供救助金,也就是5万元的7.5折,合计3.75万元。对于这种处理结果,严女士无法接受。她表示自己两次充值加入“e互助”,所有手续都是对方工作人员在操作,她对于健康告知一事并不知情。于是,严女士再次向“e互助”提出申诉。

这一次,严女士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了自己2013年到2017年的血清检验报告,报告上显示其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区间内。随后,一位“e互助”工作人员电话与她取得了联系。电话里,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经过审核,“e互助”还是只能提供3.75万元的救助金,理由依旧是严女士涉嫌隐瞒甲亢病史。

严女士向特搜记者表示,自己坚持在“e互助”充值,就是希望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能多一份保障。可现在自己不幸真的罹患了癌症,互助金额从当初承诺的三十万,变成了现在的三万多,而且还需要她自己承担调查人员差旅住宿等4千余元费用,出现这样的结局,她很难接受。

记者了解到,“e互助”是由泛华金融控股集团发起的国内首个互联网互助平台,于2014年上线,旨在为加入平台后罹患癌症的会员提供援助。在网络搜索“e互助”时,记者也发现对于“e互助”的一些投诉,纠纷主要集中在互助金审批发放以及互助金额度界定等方面。

2021年6月16日下午,特搜记者拨打了“e互助”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将有专人核实情况后与记者对接。不过截至2021年6月17日记者发稿前,并未得到“e互助”方面的答复。

6月17日晚,严女士告诉特搜记者,当天一位“e互助”工作人员与她取得了联系,并让她提供2021年血清检验报告。同时表示,只要检验报告各项指标正常,将会安排向她发起互助,但具体的金额还有待确定。目前,严女士已经提交了2021年血清检验报告并等待“e互助”的进一步答复。

针对严女士的情况,特搜记者也咨询了北京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冰。视频加载中...

(注:本报道截稿日期为2021年6月17日,因审稿流程会适当迟延发布)

来源:深圳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