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形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2020-08-25 08:03:58 作者: 推动双城经济

作者:**成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今年1月,******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都市委坚决落实***决策部署,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升并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

成都动车段职工正在对动车组进行检修。胡志强摄/光明图片

1.把握两个大局形成战略共识

******把握大势、统揽全局,亲自谋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谋远之策,是构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宏大擘画,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是成都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成都市委立足成渝地区“双核”之一的战略定位,自觉提高**站位,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推动城市在战略思维、规划理念、建设方式、治理体系等方面全方位变革,拓展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体系、动力机制、治理格局,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努力提高成都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是成渝共建国家新兴极核城市的时代机遇。经济增长一般不会在每个地区以同样的速度进行,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区位较好的地点,通常是地区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被称为极核城市。成渝同为国家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共同推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是新时代城市全面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成都市委坚定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创新赋能、空间赋能、生态赋能、开放赋能、治理赋能的新动力体系,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区域协调发展新示范、美丽中国建设新典范、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高品质宜居生活新标杆,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新发展理念的坚定践行地和公园城市的先行示范地,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成都样板”。

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是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标定发展高度的方向指引。成都市委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战略定位,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对标世界先进城市,努力在制度创新、品牌建设、人才集聚、平台赋能、场景营造等关键领域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抢占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供应链体系、投资贸易体系的枢纽节点位置,朝着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加快迈进。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吕甲摄/光明图片

2.加强成渝合作强化极核效应

中央财经***第六次会议指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即“两中心两地”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七大重点任务,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总目标总方向。成都市委将遵循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做好共同的事、办好自己的事,加快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共兴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改变成渝合作的区域市场定位,放眼亚欧大市场,加强产业圈协作和产业链合作,以产能规模、庞大市场和创新能力为支撑形成比较优势。

共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先进要素集聚地,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着眼提升在国家创新网络中的位势能级,加快建设区域协同创新体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渝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持续推进创新,加快共建西部科学城,全面推进创新主平台建设,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共建面向世界、链接亚欧的战略通道和门户枢纽,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以共建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和全球供应链体系为战略目标,加强政府合作和行业协作,统一规划、优势互补、市场运作、共建共享,构建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枢纽。

共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理念统筹产业功能区和新型社区建设,营造服务功能丰富的社群空间,持续推动美学体验和城市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3.持续改革创新培育新兴动能

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深化动力源建设的战略研究、体制创新和能力建设,通过改革创新重塑动力机制,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城市竞争新优势和转型新动能。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以新经济为主的新优势。聚焦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场景,满足有效市场需求,激发潜在市场活力,坚定不移支持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做大做强、赋能传统产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能力。

推动空间结构调整,加快形成人口经济综合承载力新优势。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牵引,提高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水平,以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建设重塑城市经济地理,重构小尺度产业社区空间功能,促进生产圈、生活圈、社群圈相融共生。

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快形成全球资源运用市场新优势。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灵活高效的制度体系,升级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3.0版本,提升基于渠道整合、流量转化的运筹能力,以思维理念的超越、制度体系的包容,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源配置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后发赶超的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推进财政预算、国资经营评价、土地资源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标准管理和动态调整、企业扶持激励五项制度改革。

4.勇于先行示范建设公园城市

根据中央部署,成都将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我们突出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质,努力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创新突破、引领示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