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2011-12-05 21:05:59   来源:   点击: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原姓周,幼名樟寿,後改名树人,字豫山,後改为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生於1881年,卒於1936年。浙江绍兴人,幼时受传统的文化教育,除了读四书、五经之外,也读野史、笔记,并喜欢民间木刻、绘画艺术及社戏。1989年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改入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初步接受进化论思想。1902年赴日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大量阅读西方近代科学、哲学和文学书籍,并写作科学论文。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不久则弃医从文,认为最重要的是救治国民的精神。

    1906年,鲁迅回到东京,从事文学活动与翻译,介绍了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与周作人合作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写了《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1909年离日回国,先後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爆发後,积极参加宣传活动。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划时代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第一声。接着发表包括《阿Q正传》的14篇小说,1923年《呐喊》出版,为中国现代文学和革命现实主义奠了基。同时,创作大量杂文、进行文化的批判,解剖「国民性」弱点,形成「鲁迅杂文」一独立文体。

    1920至1926年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研究及讲授中国小说史,并把讲义整理成《中国小说史略》出版。1924年发表《祝福》、《伤逝》等11个短篇小说,结集为《彷徨》出版。并发表散文诗集《野草》。1925年前後,参加了语丝社和未名社,出版《语丝》、《莽原》、《未名》刊物,积极指导青年,并与当时的复古派诸如「学衡」派、「甲寅」派、「现代评论」派进行文学、思想,甚至是政治领域上的论辩与对抗。

    1927年10月,鲁迅离开广州赴上海,开始主编《语丝》半月刊,与郁达夫合编《奔流》月刊,并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研究马克思主义、出版《朝花周刊》,与创造社、太阳社就革命文学问题展开论争。

    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是筹备人与领导人之一。主要是以杂文为主参加各种政治与文艺的论战,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因而有人认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得年55岁。葬於上海虹桥万国公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陈嘉桦
下一篇:谢霆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