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以及中秋节发展过程

2021-03-19 11:51:05 作者: 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而中秋节的起源就是如此,相信不是都能够说清楚的。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下详细的了解。

中秋节的起源.jpg

  中秋节起源于对太阳和月亮的崇拜。中秋节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 、《礼记·月令》,说“中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与此同时,有记载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后来官员和学者纷纷效仿,逐渐传播到民间。中秋节也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八月是秋天的中间月份,15号是八月的中间一天。农作物和各种果蔬相继成熟。人们庆祝丰收,表达他们的喜悦,所以他们把这一天作为一个节日。

  中秋节大概在唐朝成为全国性的庆典,《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中秋”。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在唐代非常流行,诗人的许多著名诗歌中都有关于月亮的诗。特别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崇拜月亮,写了许多关于月亮的诗。我的床脚闪着如此明亮的光,会不会已经结霜了?甚至歌唱了几千年。

  唐朝是中秋节习俗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要部分一直流传至今。到了宋代中秋节成为一个流行的民间节日,8月15日被正式指定为中秋节。月饼成为中秋节的节日食品,小蛋糕像嚼月亮一样酥脆可口。宋朝是第一个解除宵禁的朝代,为中秋节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宋代诗人写了很多关于中秋思念亲人的诗,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思念弟弟,千古绝唱;张孝祥因思念妻子而写了《念奴娇过洞庭湖》;辛弃疾因思念妻子而写了《但愿长圆如此夜》。以后我们会一首首欣赏这些好诗。

  明清时期中秋节成为我们重要的传统节日。风俗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来越重视。“其祭果饼必圆。“每个家庭都要设立一个月面场所,在月初的方向放置贡品祭拜月亮。祭月,赏月、吃月饼、打灯笼、赏桂花、喝桂花酒等传统习俗流传已久。

  中秋节的起源其实一开始是叫“祭月节”而不是这个名字。成为专门的节日后这一天的习俗越来越多,人们度假的心情逐渐高涨,吃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明清时期会有专门的赏月活动。其习俗如下:

  祭月:如前所述人们会在中秋节晚上崇拜上帝祭月,祈求更好的生活。大家会把月饼、苹果,红枣等祭品放在香案上,然后把“月神”的牌位放在月亮的方向,大家依次朝那个方向顶礼膜拜。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团聚的渴望。

  赏月:相信这个习俗大家都很熟悉。我记得小时候的每个中秋节,我都会小心翼翼地把月饼放在盘子里,然后坐在阳台上赏月。当时,当我看到月亮上的影子时,我会想象嫦娥在跳舞。唐代赏月活动特别盛行,诗人喜欢在这一刻留下有关月亮的诗句。

  观潮:这对浙江人来说是一件大事,早在汉代,中秋节就有“观潮”的习俗。但是像我们这种生活在盆地的人,还得找其他的中秋活动。

  玩灯笼: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有记忆。我们小的时候喜欢把外壳比较结实的食物,比如柚子、橘子、南瓜等倒空,然后刻上简单的图案,套上绳子,放上蜡烛,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灯笼。

  祭祖:这是广东潮汕,的中秋节习俗。他们会在这一天搭建祭台。祭祀结束后,带上祭祀做饭,最后一家人坐下来享用大餐。其实大家都在享受这种家庭团聚的快乐时刻。

  中秋宴席:现在的中秋宴席种类繁多,有的家庭人口众多,所以准备工作非常丰富,吃的热闹开心。有些家庭人口少。虽然吃不了那么多东西,但是没有一种温暖的感觉。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和谁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