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葡萄酒的年份,简单地说就是用哪一年的葡萄酿的酒。2000年生长的葡萄酿出来的酒年份就是酒标上就是2000。但在不同的国家,有些规定也存在细微差别。比如旧世界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都规定如果葡萄酒标签上标注了年份,那么一定要用100%当年生产的葡萄酿制;而美国、澳大利亚等新世界国家则规定如果葡萄酒标签上标注了年分,采用当年的葡萄酿制要占75%-85%以上的比例。
- 天气:影响葡萄酒年份的主要因素就是当年的天气状况。所以好年份一般就是拥有最适合葡萄生长的气候的一年。过冷或过热,太干燥或太潮湿,以及有冰雹霜冻都不行。即便天如人愿,一切都很完美,结果也不一定是完美的,葡萄还可能丰产,葡萄酒质量一样会受影响。影响的因素太多了。当然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水,要该下雨的时候下雨,该晴天的时候晴天才好。葡萄开花时的雨水会影响授粉,而葡萄结果时候需要有适当的雨水,在果实成熟的前几个星期则需要充分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此时的降水,尤其是收获前的降水会让葡萄吸收过多的水分而让酿出的酒变淡。
- 产地:既然天气状况决定了年份的好坏,同一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谈论到年份的时候总会和某一特定的产区联系起来。单独说到某一年份很难讲它是好是坏。
- 酒庄:年份永远不是选酒的最重要因素,还是要更加注意酒是谁来酿造的,选一个好酒庄出的一般年份的葡萄酒,一定会比差酒庄出的好年份要好。酒庄不好,它可能在葡萄种植方面管理就比较粗放,酿酒方面就不会那么精工细作,白白浪费了老天恩宠。而对于一个好酒庄,他们可以通过对葡萄园精心管理,收获后加强对葡萄的选择等等手段来减少坏年份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年份是评定葡萄酒好坏的重要标准,觉得葡萄酒越久越好,年份久远 ... 葡萄酒真的越久放越好吗?
有不少人对葡萄酒存在认识的误区,其中最大的认知谬误在于对葡萄酒年份的盲目崇拜。很多人认为,年份是评定葡萄酒好坏的重要标准,觉得葡萄酒越久越好,年份久远的酒一定是好酒。其实不尽然。
补充
越好的葡萄酒就越禁得起陈年,市面上的葡萄酒90%以上是不能陈年的,最好在2年内喝掉。而有陈年价值的酒,一般价格就会比较昂贵。当然,反过来说,越昂贵的葡萄酒,在酿造的时候也更加倾向于让它具有更强的陈年能力,当然国内炒作出来的高价酒不在此列。
所以如果想要买些酒存放,等到7—8年以后再喝,也还是要考虑一下经济方面的问题。
注意
对“年份”的理解错位
葡萄酒行业的大部分商家几乎都在强调自己的产品拥有悠久的历史,把年份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年份”对葡萄酒的价值。“年份”在葡萄酒领域内有着特殊意义,它与当年的天气状况、风土特性等自然因素相关,是影响葡萄酒酒质的先决条件。评判年份好坏的标准与年龄并不相关,而与一系列自然指标相连,如降雨量、日照时间等。
正如,2000年份是葡萄酒一个极佳的年份,在酒评家Robert Parker的评分里获得极高分数,这个年份的拉菲甚至比1991年份的拉菲还要昂贵。
人的惯性思维的认知错位
人会认为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最好标准,能够长久存活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往往是好的产品。
这种认识其实忽略了葡萄酒这种产品的特性。由于洋酒等蒸馏酒的推广力度比葡萄酒强而有力,蒸馏酒世界对酒龄的推崇往往会让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产生偏差,认为葡萄酒与蒸馏酒一样以酒龄长为佳。单纯以酒龄来评判葡萄酒是不成立的,影响葡萄酒酒质的因素除了天气、土壤等先天条件外,还有酿酒师的技术和酿酒工艺的精准程度。
因此,葡萄酒并非越老越好,好酒来自于天、地、人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