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立嗣问题考论从一个侧面看孙权与世家大族的斗争

2020-08-11 20:54:39 作者: 孙权立嗣问题

  二、“二宫构争”:太子和与鲁王霸之争

  孙登既死,次子孙虑又早亡,故得宠的三子孙和在赤乌五年(242)便顺利地获得了太子位,并且完全合儒家长子继承的学说。据《三国志·吴书·孙和传》,孙权既宠爱孙和,也很注意对他的培养,令名儒阚泽“教以书艺,好学下士,甚见称述。”注引《吴书》也载和“好文学,善骑射,承师涉学,精识聪敏,尊敬师傅,爱好人物。”和立为太子后,以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名士为侍从。从有关记载看,孙和具有良好的儒学修养,与儒学士大夫间的交往甚为融洽,因此,孙和是孙登之后最合适的继嗣人选,早年支持孙登的儒学士大夫便逐渐聚集到太子和周围。

3.jpg

  但是,仅仅八个月后,孙权便自己制造了新的继嗣斗争和危机。赤乌五年八月,孙权封四子孙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于权耳,权禁断往来,假以精学。”[8]又据《三国志·孙和传》注引《通语》:“初,权既立和为太子,而封霸为鲁王,初拜犹同宫室,礼秩未分。”这样,在孙权的支持下,鲁王霸地位上升,形成了夺嗣之势。由于孙和、孙霸兄弟地位相当,于是朝臣也随之分化,形成了太子党与鲁王党两大阵营,相互倾轧。经过大约七八年的残酷斗争,孙权隐约感觉到了统治的危机,他对侍中孙峻说:“‘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有不乱?’于是有改嗣之规矣。”[9]赤乌十三年(250),孙权废黜孙和,并赐鲁王霸死,改立少子孙亮为太子。在此过程中,支持太子和的朝臣多受到谴责、流放甚至诛杀,鲁王霸集团中也有多人被杀,两党斗争终告一段落。这次围绕太子和与鲁王霸争嗣所展开的斗争,其持续时间之长、卷入人数之多、相互残害之烈、危害之重,实在是历史上所少见。孙权虽然暂时以断然之手段平息了“二宫之争”,但其遗患则难根除,太元元年(252)孙权病死,孙亮继帝位,然亮仅十岁,年幼无知,只能成为权臣操纵的傀儡,以致孙吴政权终于在日益恶化的政治斗争中不断陷于衰没之境。

  关于孙吴“二宫之争”,不少旧史家觉得难以理解,一味斥责孙权晚年昏愦,如刘宋时裴松之便在《三国志·孙和传》中注曰:“臣松之以为袁绍、刘表谓(袁)尚、(刘)琮为贤,本有传后之意,异于孙权既立和而复宠霸,坐生乱阶,自构家祸,方之袁、刘,昏悖甚矣。”孙权昏愦固然甚矣,但关键是要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根据文献记载,导致“二宫构争”的直接原因仍然是孙权之“嫡庶不分,宫闱错乱”。前已论及孙权不守儒家礼制,重色轻德,久未立后,以致引发了徐夫人与步夫人争后,并危及太子登地位的严重事态。步夫人,临淮淮阴人,与步骘同族,早年“以美丽得幸孙权,宠冠后庭”,且不妒忌,故久见爱待,意欲立为皇后,终因朝臣以徐夫人相抗而未成。这是孙权轻视礼法、轻德爱色的典型事例[10]。然步氏拖延十余年终未能立后,其因主要有二:一是年老色衰,孙权移情;二是步氏无子。步氏之后最受孙权宠受的是王夫人。

王氏乃琅邪人,“生和,宠次步氏”,特别是孙和立为太子后,“和母贵重,诸姬有宠者,皆出居外。”[11]显然王氏与步氏争宠后来居上。步夫人生有二女,长女名鲁班,先嫁周瑜子循,后改嫁全琮,故称全公主;次女名鲁育,先嫁刘纂,后改嫁朱据,故称朱公主。孙权对二人十分宠爱,尤其是长女出入宫闱,关切政治,颇有野心。她因母步氏受到太子和母王夫人的排挤,因而怨恨孙和母子,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根据有关记载,全公主在“二宫构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三国志·吴书·孙亮全夫人传》载:

  全尚女也。从祖母公主爱之,每进见辄与俱。及潘夫人母子有宠,全主自与孙和母有隙,乃劝权为潘氏男亮纳夫人,亮遂为嗣。

  又同上书《孙休朱夫人传》:

  朱据女,休姊公主所生也。……初,孙和为太子时,全主谮害王夫人,欲废太子,立鲁王,朱主不听,由是有隙。

  又《孙和传》:

  是后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权尝寝疾,和祠祭于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于废黜。

  又《孙和何姬传》:

  孙亮即位,孙峻辅政。峻素媚事全主,全主与和母有隙,遂劝峻徙和居新都,遣使赐死,嫡妃张氏亦自杀。

  由以上四段记载,可大致看出全公主与孙和母子结怨及施以陷害的全过程。毫无疑问,从孙吴宫廷斗争的角度看,全公主在“二宫构争”中是一位关键性人物。而孙氏宗室的一些野心家如孙峻等人则聚集在全公主身边,兴风作浪,孙亮継位后,他们一度操纵大权,全公主夫家全氏“侯五人,并典兵马,其余为侍郎、骑都尉,宿卫左右,自吴兴,外戚贵盛莫及。”[12]孙权之“嫡庶不分,宫闱错乱”,酿成如此严重的政治危害,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三、“二宫构争”中两派的主要成员及其倾轧

  上文从宫廷斗争的角度,考述了孙权在立嗣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我们便不能把握这一斗争的实质。也就是说,在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其中的根源在于孙权与儒学世族的矛盾与冲突。在“二宫构争”过程中,其波及范围远远超过了宫廷斗争,广大朝臣也发生了分化,形成了阵线分明的两个集团,并进行了残酷的倾轧。元代史家胡三省便指出:“和、霸之隙,亦两宫僚属交构以成之。”[13]关于两大集团的主要成员,《三国志·孙和传》注引殷基《通语》记载:

  初,权既立和为太子,而封霸为鲁王,初拜犹同宫室,礼秩未分。群公之议,以为太子、国王上下有序,礼秩宜异,于是分宫别僚,而隙端开矣。自侍御宾客造为二端,仇党疑贰,滋延大臣。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